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叶令词”:“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方术,办法)而无车骑,密令大史(主管天时历法阴阳的官)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
源见“苍梧龙去”。对帝王之死的伤恸。清黄遵宪《乌之珠歌》:“六宫共抱苍梧痛,万国还惊白柰簪。”
同“三神山”。唐 伊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诗:“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宋史浩《水龙吟.洞天》词:“待丹成九转,飘然驾鹤,却游三岛。”【词语三岛】 汉语大词典:三岛
同“抚髀生肉”。明高启《荆门壮士歌》:“三抚髀,壮士起,剑风骚劳发上指。”陈去病《出塞望蒙古》诗:“发箧仍自缄,抚髀徒悲呻。”【词语抚髀】 汉语大词典:抚髀
源见“毛遂自荐”。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陈三立《次韵再答王义门》:“书传圯上此人去,锥处囊中相士谁?”主谓 锥子在口袋中,锥尖迟早要显露在外。比喻有才智的人终能崭露头角。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列
褒:褒奖,表扬。意思是表扬、采用细小的长处。南朝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褒采一介,抽扬小善。”述宾 一介,一芥,微小。奖励采用微小长处的人。南朝齐·谢朓《辞隋王子隆笺》:“~,抽扬小善。”△用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仆与李陵俱居门,素非相善也。……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适会召问,即以此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
忍:忍心。 意谓怜悯别人的痛苦心情。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八回:“总不过一个‘不忍人之心’,才动得了这片儿女心肠,英雄肝胆。”
源见“愚公移山”。指立志移山的愚公。宋辛弃疾《六州歌头.属得疾小愈困卧无聊戏作以自释》词:“有要言妙道,往问北山愚,庶有瘳乎?”
并列 自由谈论,大步行走。形容行动自由,言谈毫无拘束。清·梁同书《直语补正》:“使曩累息之民,得~无危惧之心。”△用于描写神态。→高视阔步高谈雅步 ↔畏头缩尾。 也作“阔步高谈”、“高步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