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独当一面

独当一面

指张良对刘邦说:您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领兵独自担当一个方面的作战和工作。比喻能力强的人。公元前205年,汉军被楚军打败而返回,到了下邑(今安徽砀山县),汉王刘邦下马靠着马鞍问道:“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等地方作为封赏,看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张良进言说:“九江(辖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岗以东、江西省)王黥(qíng情)布,是楚项羽手下之猛将,与项羽有隔阂;彭越与齐王田荣正在梁(即魏,约今河南东部地区)地反对楚项羽:这两人可立即使用。然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要舍弃这些地方,就送给这三个人,那末楚项羽就可以打败了。”汉王刘邦于是派随何游说九江王黥布,另派人去联合彭越。这样最后打败楚项羽,就是靠这三个人的力量。

【出典】:

史记》卷55《留侯世家》2039页:“汉败而还,至下邑,汉王下马踞(凭倚)鞍而问曰:‘吾欲捐(弃)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本名英布,曾犯秦法黥刻刺字脸面,故称黥布。初属楚项羽,封九江王;后投汉刘邦,封淮南王。后反汉,败逃江南,被长沙王诱杀),楚枭(xiāo消)将(猛将),与项王有郄(xì细,通“郤”,隔阂);彭越(秦末起兵,归汉,封梁王)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汉王乃遣随何(辩士,后任护军中尉)说九江王布,而使人连彭越。”“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例句】: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李光颜传》:“会朝廷征天下兵,环申、蔡而讨吴元济,诏光颜以本军而独当一面。”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张昫传》:“复恭戏曰:‘相公握禁兵,拥大旆,独当一面,不领复恭意作面子耶?’” 清·曾朴《孽海花》第5回:“庄寿香大刀阔斧,气象万千,将来可独当一面,只是嫌功名心重些。”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以李岩的深得人心,必能独当一面,把农民解放的战斗转化而为抗清的战斗。”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6:“他喜欢老老实实的做一、两件事,苦点也不要紧,却怕独当一面,要自做主张。”


述宾 指才干能力可以独自担当一个方面的重任。柳建伟《苍茫冬日 ·王金栓上校的婚姻》:“这几年几个年轻人在王参谋的指导下,进步很快,可以~。”※当,不读作dàng。△褒义。形容能力强。→人自为战 一方之任 ↔驽马钝刀 一木难支


【词语独当一面】  成语:独当一面汉语词典:独当一面

猜你喜欢

  • 截镫

    同“截镫留鞭”。宋苏轼《循守临行出小鬟复用前韵》:“岭梅不用催归骑,截镫须防旧所临。”【词语截镫】   汉语大词典:截镫

  • 二顷负郭

    顷:一百亩。负:背靠。郭:外城。此典指苏秦自叹如果在城郊有二百亩良田耕种,我怎能去游说各国佩上六国相印呢!后以此典比喻家中的产业;又比喻归隐务农。战国时,苏秦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力抗秦,

  • 揽范生辔

    同“揽辔澄清”。林景行《日夕睡起绕篱怆念归而有作》诗:“觉来却生笑,不揽范生辔。”

  • 行迟学仙

    晋.干宝《搜神记》:“蓟子训,不知所从来……正始中,有人于长安东霸城,见与一老公共摩娑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并行应之。视若迟徐,而走马不及。”神话传说,

  • 楚庄吞蛭

    同“楚王吞蛭”。《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三年》:“昔楚庄吞蛭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

  • 刘依

    源见“王粲登楼”。谓依附于他人。元耶律楚材《和张敏之鸣凤曲韵》:“有材希晋用,失志欲刘依。”

  • 衣锦

    源见“衣绣夜行”。穿锦绣衣裳。谓居高官,地位显赫。《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诏曰:‘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清吴伟业《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此地何王夸衣锦,锦城人起故乡

  •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形容上古人民的简朴生活。语出《淮南子.齐俗训》:“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其衣致暖而无文,其兵戈铢而无刃,其歌乐而无转,其哭哀而无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汉.王充《论衡.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

  • 秦王封

    同“秦封大夫”。唐王叡《松》诗:“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 投簪

    晋.左思《招隐》诗:“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音zān,古音为叶韵读如zhēn)。”簪是连结冠与发的一种器物,说投簪,即投弃冠簪,冠是古时官僚士大夫所戴的帽子,投弃冠簪等于说“挂冠”,就是辞官不仕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