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谢练”。以洁净的白绢形容清澈的江水。唐元稹《泛江玩月》诗:“委波添净练,洞照灭凝红。”【词语净练】 汉语大词典:净练
闯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这是一句迎接李自成起义军进京的童谣,编者为李岩(?-1644年),初名信,明末河南杞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被诬下狱,为红娘子劫出,投奔李自成。十六年任中营制将军。
同“辅车之势”。南朝 宋鲍照《河清颂》:“辅车鼎足,槃石虎牙,世匹周室,基永汉家。”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后用为典实,指服饰紊乱。《
源见“精卫填海”。谓冤深力微而奋斗不息。晋左思《魏都赋》:“㹝㹝精卫,衔木偿怨。”
同“郑玄家婢”。清 詹应甲《新水令.钱竹西仿杨通老移家图意为行看子属题》套曲:“问嵩山行李萧萧,可携着郑家文婢花枝好。”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等编《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又作“单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
颜:颜渊,孔子高足弟子。苦:动词,以……为苦。孔:孔丘。卓:卓越,超绝。 颜渊因赶不上孔子学行的高超卓越而深感遗憾。语出汉.扬雄《法言.学行篇》:“‘颜不孔,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然亦有苦乎?’曰
源见“和氏之璧”。和氏璧的别称。《文选.卢谌〈答魏子悌诗〉》:“恨无随侯珠,以酬荆文璧。”李善注:“楚人卞和得璞玉于荆山之中,文王即位,乃使理其璞,得宝焉。”【词语荆文璧】 汉语大词典:荆文璧
俗语,与“盛筵难再”义相近。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主谓 盛大的宴会也要散席的。比喻良辰美景不会永远存在,总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