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此当指规律、事理)。”

玉不经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修养,不会成为有用之材。后因以“玉不琢,不成器”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方能成就人才。

汉.班固《白虎通.辟雍》:“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如物。”《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只是有见于‘爱之能勿劳乎’和那‘玉不琢,不成器’这两句话,不肯骄纵了他。”


其他玉石不雕琢,不能成为器物。语出《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或器;人不学,不知道。”《说岳全传》4回:“但无一个名师点拨,这叫做‘~’,岂不可惜。”△用于比喻人不经过教育、锻炼,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 ↔放任自流


【词语玉不琢,不成器】  成语:玉不琢,不成器汉语词典:玉不琢,不成器

猜你喜欢

  • 生聚

    源见“卧薪尝胆”。指繁殖人口,聚积物力。宋范成大《潺陵》诗:“莫讶土毛稀,须知人力槁。生聚何当复,兹事恐终老。”清赵翼《米贵》诗:“勾践当年急生聚,令民早嫁早成婚。”【词语生聚】   汉语大词典:生聚

  • 山东诏

    《汉书.贾山传》:“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后因以“山东诏”为诏书的美称。宋刘克庄《水龙吟》词:“久已饰巾,尚堪扶持,听山东诏。”【词语山东诏】 

  • 螳螂捕蝉

    《庄子.山木篇》:“庄周游乎雕陵(栗园名)之樊(篱),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据《庄子集释》注,运,员也。员通圆,故运寸指眼圆一寸。也可释“运”为转动,义同。),感(触)周之颡而集于栗

  • 击琴

    参见:捶琴【词语击琴】   汉语大词典:击琴

  • 百日屡迁

    《后汉书.荀爽传》载:荀爽字慈明,幼好学,十二岁即通《春秋》、《论语》,耽思经典,不应征召。“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

  • 运甓翁

    源见“陶侃运甓”。指励志功业、不安于闲适的人。宋黄庭坚《寄南阳谢外舅》诗:“谁令运甓翁,见谓牧猪奴。”

  • 黄金埒

    同“金埒”。唐杨巨源《赠崔驸马》诗:“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词语黄金埒】   汉语大词典:黄金埒

  • 邯郸鲁酒

    源见“鲁酒薄而邯郸围”。谓世事牵连,祸患难防。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词:“邯郸 鲁酒,却笑行人陵柏寿。”

  • 祖龙鞭石

    同“秦王鞭石”。明陈基《游狼山寺》诗之一:“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 赵壹囊

    源见“一囊钱”。泛指贫士的钱囊。宋陆游《次韵郑盱眙见寄》:“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