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谢乌衣

王谢乌衣

源见“乌衣门第”。指高门贵族。清王士禛《读史杂感》诗之一:“王 谢 乌衣六代同,名家龙虎盛江东。”


【典源】 《世说新语·雅量》:“王公(导) 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注引《丹阳记》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琊诸王所居。”《景定建康志》十六引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其子弟为乌衣诸郎。”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译】 乌衣,因三国吴时这里是乌衣营的所在地,故名,在今南京市东南。晋代中原战乱,大批官吏、文士东渡,王、谢两大望族就在乌衣巷居住,当时称王、谢子弟为乌衣诸郎。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显贵的门第或其子弟。

【典形】 风流王谢、门第乌衣、王亭谢馆、王谢、王谢家、王谢乌衣、乌衣门第、燕语乌衣、王谢宅、无情燕子飞、谢堂双燕、旧时王谢、乌衣年少、乌衣门巷、王谢邻里、王谢风流、门巷乌衣、乌衣旧时客。

【示例】

〔风流王谢〕 宋·苏轼 《徐熙杏花》:“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门第乌衣〕 清·丘逢甲《次易实甫观察即席韵》:“门第乌衣笑王谢,文章蝉噪薄梁陈。”

〔王亭谢馆〕 宋·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王谢〕 元·邾经 《醉太平·警世》:“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

〔王谢家〕 清·王摅《燕》:“春秋但记住来路,兴废已非王谢家。”

〔王谢乌衣〕 清·王士禛《读史杂感》之一:“王谢乌衣六代同,名家龙虎盛江东。”

〔乌衣门第〕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燕语乌衣〕 元·张可久《梧叶儿·春日感怀》:“燕语乌衣巷,花开白玉堂。”


猜你喜欢

  • 青藜杖

    源见“青藜照阁”。指夜读的灯火。宋杨无咎《踏莎行》词:“心期休卜紫姑神,文章曾照青藜杖。”【词语青藜杖】   汉语大词典:青藜杖

  • 枣大如瓜

    《史记.封禅书》:“少君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后因以“枣大如瓜”指奇特的仙果或令人欣羡的事物,多用于描写神仙生活。唐李

  • 泛曲水

    源见“兰亭会”。谓流觞取饮,相与为乐。宋苏轼《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词:“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

  • 湘州石燕

    同“湘燕”。唐李端《荆门歌送兄赴夔州》诗:“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 安丘卖饼

    同“北海卖饼”。清毛奇龄《青云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少为吴市吹篪客,老作安丘卖饼人。”

  • 触藩

    同“羝羊触藩”。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吊影惭连茹,浮生倦触藩。”【词语触藩】   汉语大词典:触藩

  • 风乌雨蚁

    《述征记》:“长安宫南有灵台,有相风铜乌。或云:‘此乌遇千里风乃动。’”《易林.震之蹇》:“蚁封穴户,大雨将至。”风来乌知,雨至蚁知。古有记载,乃动物予感自然变化之反映。后人总结为“风乌雨蚁”,喻为风

  • 鼓瓠巴瑟

    源见“瓠巴鼓瑟”。谓演奏高妙的音乐。清 黄鷟来《冬日陈桐皋招同诸公泛舟》诗:“不然或鼓瓠巴瑟,顷刻出听群游胥。”

  • 北山移

    同“北山移文”。宋陆游《宿监中偶作》诗:“流落归来两鬓丝,此生真愧《北山移》。”【词语北山移】   汉语大词典:北山移

  • 飞梦到扬州

    源见“扬州梦”。指追忆繁华逸游的往事。宋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词:“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