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倡一和”。元耶律楚材《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予不辨则成市虎矣。不独成市虎,抑恐崔浩、李德裕之徒,一唱一和,撼摇佛教,为患不浅。”蒋子龙《一个女工程师的自述》:“他们俩在任何场合都是这么一唱一和
源见“醉吐相茵”。指丙吉的驾车人因醉吐污车垫子。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诗:“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词语车上吐茵】 成语:车上吐茵汉语大词典:车上吐茵
指蔡泽想望将来怀里衣袋装着黄色的金印,腰间系着紫色的丝带。后以此典比喻身居要职,重任在身。蔡泽,战国时燕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人,他曾以自己所学游说各诸侯国君主,谋求官职,但得不到赏识,他就去找会看
槛( ㄐㄧㄢˋ jiàn ):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 看栏外长江,依旧滔滔东流。 慨叹人事变迁,而长江依然如故。 古人对景伤怀之辞。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同“不识一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彼所重王剧、王勔、苏味道者,一以钩党取族,一以模棱贬窜,区区相位,何益人毛发事,千古肉食不识丁,人举为谈柄,良可笑也。”【词语不识丁】 汉语大词典:不识
源见“辽东鹤”。指丁令威化鹤返乡、感叹人事变迁之歌。明高启《丁令威宅》诗:“千年宅废但遗井,何处更闻华表歌?”
同“秋扇见捐”。《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楚.屈平《渔父》:“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被放逐后,只身游於江潭,渔父问他身为三闾大夫,为何遭此厄运。屈原回答:‘世俗的
同“青州从事”。宋苏轼《和钱穆父送别》:“更向青 齐觅消息,要知从事是何人。”
源见“晋接”。形容受礼遇。宋王禹偁《三黜赋》:“慕康侯之昼接兮,苟无所施锡尔而胡为?”【词语昼接】 汉语大词典: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