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虫
晋代阮籍《答伏羲书》“且玄云无定体,应龙不常仪。或朝济夕卷,翕忽代兴;或泥潜天飞,晨降宵升。舒体则八维不足以畅迹,促节则无间足以从容。是又瞽人所不能瞻,琐虫所不能解也。”这几句话大意说,云龙变幻莫测,不是盲人所能看到,细虫所能理解的。“琐虫”即细虫,比喻少见浅识的人。
【词语琐虫】 汉语词典:琐虫
晋代阮籍《答伏羲书》“且玄云无定体,应龙不常仪。或朝济夕卷,翕忽代兴;或泥潜天飞,晨降宵升。舒体则八维不足以畅迹,促节则无间足以从容。是又瞽人所不能瞻,琐虫所不能解也。”这几句话大意说,云龙变幻莫测,不是盲人所能看到,细虫所能理解的。“琐虫”即细虫,比喻少见浅识的人。
源见“无何有之乡”。指梦境。唐白居易《睡起晏坐》诗:“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词语无有乡】 成语:无有乡汉语大词典:无有乡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此是《风雨》诗末章,意思是:风雨到来天地昏,雄鸡依然唱不已。既然见到君子人,怎能心中不欢喜!旧以“风雨如晦”象征乱世黑暗。后因用为咏乱
名誉是世人共有的东西,个人不应取得太多。 反映古代道家以谦退为本的思想。语出《庄子.天运》:“老子曰:‘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仆是何者?
源见“鲛人泣珠”。指精美的手帕。《红楼梦》六二回:“〔湘云〕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词语鲛帕】 汉语大词典:鲛帕
同“每下愈况”。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建中靖国初,曾丞相 布当国,命刘焘为馆职,取淳化所遗与近出者,别为《续法帖》十卷,字多作焘体,又每下矣!”【词语每下】 汉语大词典:每下
源见“赤汗赭沫”。本为西域骏马名。流汗如血,故称。后多以泛指骏马、名马。唐杜甫《洗兵马》诗:“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蒲萄宫。”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寄。”【词语汗血马】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閒(同间),附禺之山,帝颛(zhuān)顼(xū)与九嫔葬焉。”古代传说帝颛顼和嫔妃葬在附禺之山。后以此为咏古帝王之墓地的典故。后汉张衡《思玄赋》:
荃( ㄑㄩㄢˊ quán ):香草,俗名石菖蒲。这里比喻国君。察:细看。中情:内情,本心。兮( ㄒㄧ xī ):语气词,相当于现代的“啊”。 楚王呵,您不详细考察我的本心啊。 后用以泛指不为别
源见“堕泪碑”。表示对为官有德政者的追怀伤悼之情。宋刘克庄《水调歌头.游蒲涧》词:“丞相祠堂何处,太傅石碑堕泪,木老瀑泉寒。”
见“兵不厌诈”。《孙子·计篇》:“兵者,诡道也。”【词语军不厌诈】 成语:军不厌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