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九》:“晏子使楚,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mèi袖子)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谓无人?’”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针对楚王的轻侮挑衅说:齐国都
源见“镜鸾”。喻失偶者对命运的伤悼。元 吾丘衍《洛阳晓》诗:“鸾悲镜舞秋茫茫,帘移日光春昼长。”
同“忘机鸥鹭”。金元好问《寄希颜》诗之一:“动色云山如有喜,忘机鸥鸟亦相亲。”
宁肯万死,不求一生。 意谓抱定必死决心。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汉.刘向《新序.杂事》:“所使皆趋汤火、蹈白刃,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唐.李白
源见“吴牛喘月”。用喻遇到类似的事物因疑心而胆怯、害怕。宋黄庭坚《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之一:“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亦用咏牛。唐李峤《牛》诗:“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词语喘月】
唐.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卷下之上:“《山海经》云: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旧说,鸿雁南翔不过衡山(注:衡山为地名,三国时吴置衡阳县)。今衡山之旁,有峰曰回雁,盖南地极燠,人罕识雪者,故雁
源见“宣室召”。泛指君王礼遇贤臣。清吴伟业《送曹秋岳以少司农迁广东》诗:“此去好看宣室召,汉皇前席问苍生。”
《老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河上公注:“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知己之有荣贵,当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流水入深谷也。”因以“知荣守辱”指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三国 魏曹植《潜志赋》:
汉.牟融《理惑论》:“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比喻徒费苦心而无所得。唐.杜牧《献诗启》:“某苦心为诗……今谨录一百五十篇,编为一轴,封留献上。握风捕影,铸木
同“融会贯通①”。清 戴名世《〈读易质疑〉序》:“世苟有通经学古之士,潜心冥会,融释贯通,其于程 朱继志述事,能补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见“融会贯通①”。清·戴名世《〈读易质疑〉序》:“世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