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疾雷破柱

疾雷破柱

源见“未惊雷破柱”。形容雷声的迅急猛烈。宋刘筠《即目》诗:“疾雷徒破柱,幽草不迎凉。”


【典源】《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注引《语林》 曰:“ (夏侯) 太初从魏帝拜陵,陪列于松柏下。时暴雨霹雳,正中所立之树。冠冕焦坏,左右睹之皆伏,太初颜色不改。”《太平御览》卷十三引晋·曹嘉之《晋纪》曰:“诸葛诞以气迈称。常倚柱读书,霹雳震其柱,诞自若。”

【今译】 魏晋时夏侯玄 (字太初) 曾倚柱作书,时逢暴雨,霹雳击中其柱,衣服都被烧焦,而夏侯玄神色自若,依旧书写。又诸葛诞亦有类似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胆量过人,处变不惊; 也用以形容雷电。

【典形】 疾雷破柱、雷破柱、破柱、庭柱裂、倚柱惊雷、震楹书。

【示例】

〔疾雷破柱〕 宋·刘筠《即目》:“疾雷徒破柱,幽草不迎凉。”

〔雷破柱〕 唐·李商隐《异俗》:“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破柱〕 宋·黄庭坚《谢公择舅分赐茶》之二:“乞与降魔大圆镜,真成破柱作惊雷。”

〔庭柱裂〕 清·黄遵宪《纪事》:“笑激屋瓦飞,怒轰庭柱裂。”

〔倚柱惊雷〕 北周·庾信《奉和赵王喜雨》:“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震楹书〕 隋·辛德源《霹雳引》:“碎枕神无绕,震楹书自若。”


猜你喜欢

  • 万里鹏程

    源见“鲲鹏展翅”。谓远大的前程。清 孔广林《雁儿落兼得胜令.励蔼儿》曲:“万里鹏程迈,千寻鳌背超。”见“鹏程万里”。【词语万里鹏程】  成语:万里鹏程汉语大词典:万里鹏程

  • 汉书下酒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载:宋诗人苏舜钦嗜酒,每夜要饮一斗,不要菜肴。他的岳父感到奇怪,一次见他在读《汉书》,读到张良行刺秦始皇未中,拍案叹息,饮酒一大杯;读到张良、刘邦君臣际遇,感慨兴奋,又饮一大杯

  • 曹蜍李志

    《世说新语.品藻》:“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曹蜍指晋人曹茂之,字永世,小字蜍,彭城人;李志字温祖,江夏钟武人。二人均善书,但为人无可

  • 能言鸭

    唐.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附录《杨文公谈苑》:“唐陆龟蒙善为赋,绝妙。……相传龟蒙多智数,狡狯,居笠泽。有内养自长安使杭州,舟出舍下,小童奴以小舟驱群鸭出,内养弹其一绿头雄鸭,折头。龟蒙遽舍出,大呼云

  • 岳湛连璧

    《晋书.夏侯湛传》:“夏候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晋夏侯湛才学出众,容貌亦美,与潘岳出则同车,坐则接茵,故号称“连

  • 老气横秋

    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以霜气充塞秋空形容人极其严肃的神气。后转以“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多用以形容没有朝气或摆老资格。宋黄庭坚《次韵德孺惠贶秋字之句》:“少日

  • 莱子衣斑

    同“莱衣彩戏”。宋侯寘《凤凰台上忆吹箫.再用韵赠黄宰》词:“好向玉堂视草,金章映、莱子衣斑。”

  • 伊尹干汤

    源见“伊尹荷鼎自进”。称颂贤相辅国。晋葛洪《抱朴子.时难》:“伊尹干汤,至于七十也。”

  • 回陆

    见“回禄”条。【词语回陆】   汉语大词典:回陆

  • 鸣弦

    源见“武城弦”。指吏治有道,百姓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词语鸣弦】   汉语大词典: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