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痛定思痛

痛定思痛

谓悲痛过后追思所遭痛苦倍觉伤心。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如何哉? ” ●唐韩愈《与李翱书》: “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唐韩愈在经历长期的宦海沉浮后,对做官感到厌倦和痛心。


偏正 痛苦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以吸取教训。语本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陆星儿《呵,青鸟》:“走过的毕竟走过来了,尽管坑坑洼洼,狼狈的跌了一跤又一跤,但是~,她总是又在朝前走了。”△多用于犯了错误或挫折之后,含有警惕未来之意。→反躬自省 ↔至死不悟


【词语痛定思痛】  成语:痛定思痛汉语词典:痛定思痛

猜你喜欢

  • 先驱蝼蚁

    《战国策.楚策一》:载:楚宣王到云梦泽出游打猎,玩得很高兴,“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即死后,讳死,故这样说),谁与乐此矣(即你与谁再来此游乐,这是指下文的安陵君说的)?’安

  • 修纶悬众犗

    源见“钓东海”。指钓鱼。喻指办大事用大手段。唐韩愈《雨中寄孟刑部》诗:“东野继奇躅,修纶悬众犗。”

  • 床下之斗

    源见“蚁斗”。指喧闹无谓的争斗。清卓人月《答詹曰至》书:“弟鲁钝之人,闻诸君争论,如床下之斗,不辨蚁牛。”

  • 伐树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与予,桓魋其如予何!’”春秋时,孔子来到宋国,有一天与弟子在大树下习礼

  • 横行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荀子.修身》:“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横行;纵横驰骋,无可阻挡。后以“横行天下”

  • 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李贤注:“辰为龙,巳为蛇。”后以“岁在龙蛇”谓寿数当尽。此系迷信,未必应验。宋.苏

  • 陶令菊

    同“陶家菊”。唐皇甫冉《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谢公山不改,陶令菊犹存。苔藓侵垂钓,松篁长闭门。”【词语陶令菊】   汉语大词典:陶令菊

  • 书追三箧

    42` 源见“安世补亡”。比喻事后弥补。清赵翼《夜醒作》诗:“事满五更真猬集,书追三箧已亡羊。”

  • 石公

    同“黄石公”。清钱谦益《题将相谈兵图》诗:“猿公 石公非所希,天津老人或是我。”

  • 晋明

    《易.晋》:“晋,进也。明出地上。”后以“晋明”谓英明,圣明。宋沈遘《贺正表》之三:“伏以具物于春……恭惟陛下临教保民,晋明烛蔀。”【词语晋明】   汉语大词典: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