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荫,白云谁侣?磵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蕙怅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据《文选》五臣注本中吕向的说法:南
源见“相门洒扫”。借指求谒权贵的人。清袁枚《枚方以诗呈中丞而中丞赠诗适至如数奉答即以留别》之四:“扫门魏勃从今远,识曲钟期自古稀。”
比喻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识时务。公元前712年,息、郑两国发生争执,息侯悍然出兵伐郑,郑庄公在边境上与其开战,将息国军队打得大败而逃。当时有识见的人士,由此看出息国是一个快要灭亡的国家。他们认为
南朝 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寅亮大宝,敷纶妙秘。”后以“敷妙”称草拟诏书。唐骆宾王《畴昔篇》:“果乘骢马发嚣书,复道郎官禀纶诏……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词语敷妙】 汉语大词典:
触屏:头撞在屏风上。 西汉大臣陈万年,为人有修养,但对上司善于奉承谄媚。他曾不惜倾尽家财贿赂掌有重权的外戚乐陵侯史高等贵戚。丞相丙吉患病,陈万年前去探病,深夜才回去。后丙吉病重,向皇上推荐陈万年担任御
谓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唐柳伉《请诛程元振疏》: “陛下侍臣载路,多士盈庭,竟无一人折槛牵裾,犯颜回虑,至使北捐汾蒲,西失秦川者,何故?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桓公问置吏于管仲,管仲曰: ‘
同“鱼水契”。唐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因以“咸若”颂帝王的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唐李邕《春赋》:“律何谷而不暄,光何容而不灼。植也知
源见“张仪舌”。指有善辩的口才。唐 温会《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张仪楼》诗:“有舌嗟秦策,飞梁驾楚材。”
《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唐李贤注引《广州记》:“援到交阯,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事又见《南史.夷貊上》。东汉马援曾平定交阯,封伏波将军。他在交阯立二铜柱,作为汉朝南部国界的标志。后因用为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