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发郎潜

白发郎潜

源见“郎潜白发”。指年老居官低微的人。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访其故居留诗屋壁》:“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典源】《文选·张衡 (思玄赋)》:“尉尨 (mang) 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 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今译】 颜驷在汉文帝时任郎官,一直到武帝时。有次武帝乘车过郎署,见颜驷须眉花白,满头银发,问他:“您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颜驷回答:“我从文帝时任郎官,文帝喜好文,而我喜好武。至景帝时喜欢长得俊美的,而我长得丑。陛下您即位,又喜欢年轻人,而我已经老了。因此三世不得遇合,在郎署始终不得升迁。”武帝很感慨,把他提升为会稽都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不得机遇,不得赏识、升迁,命运淹蹇。

【典形】 白发郎、白发郎潜、汉庭用少、久留郎署、郎潜、老颜驷、尨眉、潜郎、潜颜、三朝执戟郎、颜郎老、颜驷韫价、郎署叹二毛、尨眉叟、晚得诸郎、白首为郎。

【示例】

〔白发郎〕 宋·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白发郎潜〕 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汉庭用少〕 宋·陈师道《次韵答邢居实》:“汉庭用少公何在,不使群飞接羽翰。”

〔久留郎署〕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郎潜〕 唐·刘禹锡《裴祭酒尚书见示》:“顾予久郎潜,悉寂对芳菲。”

〔老颜驷〕 南朝陈·张正见《白头吟》:“含香老颜驷,执戟异扬雄。”

〔尨眉〕 唐·柳宗元《睢阳庙碑》:“不遇兴词,郁尨眉之都尉。”

〔潜郎〕 宋· 黄庭坚 《和外舅夙兴》:“无诗叹不遇,千古一潜郎。”

〔潜颜〕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之六:“尨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三朝执戟郎〕 宋·陆游《白发》:“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

〔颜郎老〕 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皆笑颜郎老,尽讶董公超。”

〔颜驷韫价〕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然则颜驷韫价,殆乎白首; 和尊播美,始自龄年。”


【词语白发郎潜】  成语:白发郎潜

猜你喜欢

  • 劝长星

    《世说新语.雅量》:“太元末,长星见,孝武(司马曜)心甚恶之。夜,华林园中饮酒,举桮(bei同杯)属星云:‘长星!劝汝一桮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长星,彗星之属,以曳长尾如彗。古人迷信,见彗星(俗称

  • 易水辞

    同“易水歌”。明张煌言《挽华吉甫明经》诗:“更闻锻炼神偏壮,慷慨如歌《易水辞》。”【词语易水辞】   汉语大词典:易水辞

  • 剑冲牛斗

    同“剑射牛斗”。前蜀贯休《杜侯行》:“江表唯传君子营,剑冲牛斗疏真宰。”

  • 鸾鹊

    南朝 梁庾肩吾《〈书品〉序》:“波回堕镜之鸾,楷顾雕陵之鹊。”后因以“鸾鹊”指书法优美。唐李商隐《九成宫》诗:“荔支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词语鸾鹊】   汉语大词典:鸾鹊

  • 黄钟瓦缶

    源见“瓦釜雷鸣”。喻指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并列 比喻艺术性高超和低劣的作品。明·谢榛

  • 池塘生春草

    源见“梦惠连”。泛指诗文佳句,借咏兄弟情谊。唐李白《送舍弟》诗:“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 人同此心

    《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想富贵的人,有相同的看法。因以形容大家对某件事有共同的想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要他也是个女孩儿,俗话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若说照安公子这等人

  • 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捉贼要拿到赃物,捉奸要抓住男女双方。 表示问罪要有真凭实据。语出元.李寿卿《伍员吹箫》一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看你这个嘴脸,敢要和我打人命官司,也须得个见证人。”《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 狐鸣火

    同“狐鸣鱼书”。清唐孙华《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诗:“腹书竞伏狐鸣火,手蔗频惊鹤唳兵。”

  • 花下铃索

    源见“护花铃”。指护花铃声。清严元照《兰陵王》词:“红窗谁与慰寂寞?听花下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