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皮里阳秋

皮里阳秋

世说新语.赏誉》:“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原作“皮里春秋”,因避晋简文宣郑太后名“春”之讳,故以“阳”代“春”。孔子作《春秋》兴褒贬,褚外不多言,而内有褒贬,故称“皮里春秋”。后因用为内心臧否人物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四:“太初日月(后汉夏侯玄,时人称他‘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季野春秋。”


同“皮里春秋”。晋简文帝皇后名春,晋人避讳,以“阳”代“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桓茂伦云:褚季野~,谓其裁中也。”


皮里阳秋”是个文语,表示对人、对事口中不言而心存褒贬之意。

这个意思为什么说成 “皮里阳秋”呢?

皮里阳秋”原作 “皮里春秋”。“皮”,动植物体的表面层,此为 “外表”、“外面”之义。 “皮里”则为 “里面”、 “内心”之义。“春秋”喻指人、事之不同或好坏。

晋代,因简文帝后名 “春”,晋人为避其讳,故以 “阳”代“春”,“春秋”即言 “阳秋”,“皮里春秋”自此为 “皮里阳秋”。

晋书·褚裒 ( póu) 传》: “桓彝见而目之曰: ‘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 ( pǐ) ,而内有所褒贬也。”( 褚裒字季野)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亦云: “恒茂伦云 ‘禇季野皮里阳秋’。”这都说明褚裒慎于言行而对人事不妄加评论。事实上,褚裒“少 ( shào) 有简贵之风”,官至征讨大都督,一次 “率众三万径进彭城,河朔士庶归降者,日以千计,裒抚纳之,甚得人心”。后来病逝,“远近嗟悼”。可见禇裒为人很有修养,德高望重。


【词语皮里阳秋】  成语:皮里阳秋汉语词典:皮里阳秋

猜你喜欢

  • 郤诜荣

    同“郤诜丹桂”。唐张道符《和主司王起》:“更许下才听《白雪》,一枝今过郤诜荣。”【词语郤诜荣】   汉语大词典:郤诜荣

  • 牵衣

    同“牵裾”。清 黄鷟来《杂兴》诗之十三:“已悲事与牵衣别,敢谢人嘲折槛愚。”【词语牵衣】   汉语大词典:牵衣

  • 奉笔兔园

    源见“梁园赋雪”。指在达官显贵之家奉命吟赋。南朝 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故舍来场圃,奉笔兔园,东乱三江,西浮七泽。”

  • 桃花笑

    源见“人面桃花”。指女子娇美的笑容。宋 吕渭老《惜分飞.元夕》词:“帘映春窈窕,雾香残腻桃花笑。”

  • 龙光射牛斗

    同“龙光牛斗”。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羊舌下泣

    《文选》卷五十五梁.刘孝标(峻)《广绝交论》唐.李善注引《春秋外传》曰:“叔向(春秋晋人羊舌肸,字叔向,晋国大夫)见司马侯之子,抚而泣之曰:‘自此父之死也,吾蔑与比事君也。昔者,此其父始之,我终之;我

  • 尔虞我诈

    或用作“此诈彼虞”、“尔诈我虞”。形容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勾心斗角。公元前595年秋,楚庄王出兵伐宋,相持几个月,双方均疲惫不堪。为了迫使宋国求和,楚国军队在当地修房筑屋,并招回逃亡百姓耕田种地,以作

  • 驾鼓车

    《后汉书.循吏传序》:“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东汉光武帝刘秀崇尚勤俭,他下令用异国所献的千里马驾鼓车。后常用为咏大材小用之典。唐.杜甫《送

  • 霞帐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真腊夷献万年蛤……后以蛤妆五成金霞帐,帐中常若满月。”后以“霞帐”指妇人华美的居所。元胡天游《黄陵庙》诗:“吹箫酌酒心自苦,云屏霞帐归何时?”【词语霞帐】   汉语大词典:霞帐

  • 擒贼先擒王

    见“擒贼擒王”。【词语擒贼先擒王】  成语:擒贼先擒王汉语大词典: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