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毛泽东《论持久战》:“〔他们〕或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见“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毛泽东《论持久战》27:“或则拿一时
在安定太平的环境里,不可忘记危亡和灾难。语出《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安必思危”李善注:“太公阴谋机之书曰:‘
形容事事追随和模仿他人。孔子的学生颜回有一次问孔子,老师您慢慢走,我也慢慢走;老师您快快地走,我也快快地走;老师您前面跑,我也跟在后面跑;老师您跑得一溜烟,我只好瞪着眼睛落在了后面。孔子问道,这是什么
《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以“拈花一笑”喻心
穷:尽。 要使千里风光尽收眼底,只有再上一层城楼。 表示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常用作催人向上进取之语。 语出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峡《“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动听。游,飘扬。明汪廷讷《广陵月》四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个是遗声振木,游响停云。”见“响遏行云”。明·汪廷讷《广陵月》4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是个遗声振木,
源见“懒残煨半芋”。指高僧点化。清查慎行《迈陂塘.高江村宫詹属题蔬香图》词:“十年宰相非难事,且与拨灰煨芋。”
源见“原宪贫”、“百结”。谓文士清贫,衣多补缀。清方文《田居杂咏》之六:“颜子一瓢饮,原宪百结衣。”
《汉书.丙吉传》:“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汉.丙吉原先在京师任监狱官时,曾出力保护宣帝,后又建议大将军霍光迎武帝曾孙病已(宣帝)为皇
弘毅:坚强有毅力。 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明.王守仁《寄李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