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石人

石人

指王太后怒说汉武帝刘彻是没有思想主见的石头人。后以此典比喻徒有人形,不知好坏。王太后(?——前125年),姓王名娡(Zhì至),右扶风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汉景帝刘启皇后,即史称“孝景后”,她生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汉武帝刘彻,她胞兄王信被封为盖侯;田蚡(Fén坟)、田胜都是她同母异父之弟弟。因儿子刘彻继位为汉武帝,故称她为王太后。 当时,汉武帝命群臣在朝廷争辩魏其侯窦婴与武安侯丞相田蚡为将军灌夫喝酒不敬事,因为两家都是外戚,大臣们都不敢直言,在朝廷上不敢公开辩论,无结果而散。把这经过情况报告王太后,王太后大怒,不吃饭,说道:“如今我还活着,而人家糟踏我弟弟,假使我死去后,就会像鱼肉一样,任意宰割。再说你身为皇帝难道就像没有思想主见的石头人吗!你这个皇帝还活着,大臣们都碌碌无为,随声附和;假使你死之后,这些人还可以信赖吗?”汉武帝陪礼说:“窦家、田家都是皇室外家,所以才在朝廷上辩论他们的事。如不是这样,只要一个法官就可判断完毕。”

【出典】:

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2852页:“太后怒,不食,曰:‘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凌)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能为石人邪!此特帝在,即录录(通“碌碌”,碌碌无所作为;随声附和),设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上谢曰:‘俱宗室外家,故廷辩之。不然,此一狱吏(法宫)所决耳。’”

【例句】:

清·王芑孙《碑版文广例》卷6:“墓前石人,不知制所从始,……今汉制传于世者,有门亭长,有府门之卒,有停长,唐人亦谓之翁仲。”


【词语石人】   汉语词典:石人

猜你喜欢

  • 斩袪

    《左传.僖公五年》载:晋侯派遣寺人披(字伯楚)攻打蒲城,追杀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重耳“逾垣而走,披斩其袪”。杜预注:“袪,袂也。”孔颖达疏:“总名为袂,其袂近口,又别名为袪。此斩其袪斩其袖之末也。

  • 碧鲜

    晋左思《吴都赋》:“檀栾婵娟,玉润碧鲜。”原用以形容竹的色泽。后以“碧鲜”为竹的别名。《旧五代史.扈载传》:“载因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宋范仲淹《寄题孙氏碧鲜亭》诗:“天地何风流

  • 结发

    354 ① 即束发。指年少时。《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纷,在房中,南面。”郑玄注:“纷,结发。”《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词语结发】   汉语大词典:结发

  • 犀首从仇

    《庄子.则阳》:“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陆德明释文:“犀首,魏官名也。司马云:‘若今虎牙将

  • 妾换马

    唐 李冗《独异记》卷中:“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按:《乐府诗集》有梁 简文帝《爱妾换马》诗。郭茂倩题解:“《爱妾换马》

  • 道在屎溺

    指大道无所不在,不因屎尿秽污而不存在。《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

  • 咸池奏

    源见“洞庭张乐”。本指黄帝奏《咸池》乐事,后泛指帝王圣主之乐。唐李適《唐中和乐舞辞》:“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

  • 鹪鹏

    《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百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

  • 木肠

    同“木人石心”。宋苏轼《次韵滕大夫.沉香石》:“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词语木肠】   汉语大词典:木肠

  • 锦囊佳制

    同“锦囊佳句”。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一折:“昨宵个锦囊佳制明勾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偏正 比喻创作美的诗句。语本《新唐书·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