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礼失而求诸野

礼失而求诸野

诸:“之于”的合音。野:指民间。 意谓朝廷丧失了礼制,只能到民间寻求。语出《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颜师古注:“言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夫礼失求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礼失而求诸野,连滩其亦可称也夫!”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释文》云‘古人言毋,犹今人言莫也。’释氏书多用南无字,读如曩谟。梵书入中国,翻译多在东晋时,音犹近古,沙门守其旧音不改,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洪诚注:“礼失而求诸野,用在这里,比喻古音不存,可以从佛典翻音求之。”冯天瑜、周积明《从殷墟到紫禁城.两周京邑》:“战国初年,一个小小的曾侯的礼器——编钟,其形制的巨大复杂,音域的宽广壮阔,都使周天子的宫廷乐队相形见绌。这确乎是‘礼失而求诸野。’”


【词语礼失而求诸野】   汉语词典:礼失而求诸野

猜你喜欢

  • 蔺卿全璧

    源见“完璧归赵”。借指为国立功。宋洪皓《浣溪沙.闻王侍郎复命》词:“况闻谋帅得廉颇,蔺卿全璧我蹉跎。”

  • 高烧银烛照红妆

    银烛:形容烛光明亮。红妆:喻指美女。 表示对名花、美人的欣赏与眷念。语出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元.马致远《汉宫秋》三折:“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供养,便是我高烧银烛

  • 螳螂伺蝉,黄雀在后

    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唐刘知幾《思慎赋.序》:“孙叔敖譬以螳螂伺蝉不知黄雀在后。”

  • 金石之交

    汉.班固《汉书.淮阴侯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金石有坚固与长久的特点,因以“金石之交”比喻坚贞不渝的友谊。《续故苑.梁遣使聘蜀书》:“今专驰卿列,备违衷怀,重论金石之交,别卜埙篪之分。

  • 江海相忘

    源见“相濡以沫”。谓相互分离。宋苏轼《送穆岳州》诗:“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公松柏蔚苍颜。”

  • 来者难诬

    诬( ㄨ wū ):本意为诬蔑,此处有轻视之意。 对后来的人是不能轻视的。 意谓“后生可畏”。语出三国.魏文帝《与吴质书》:“后生可畏,来者难诬。”唐.李峤《上高长史述和诗启》:“死者可作,贾生

  • 蝶入枕

    同“蝶梦”。宋陆游《连夕熟睡戏书》诗:“蝶入三更枕,龟榰八尺床。昏昏君莫笑,差胜醉为乡。”

  • 死生以之

    《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於路,已为虿尾,以令於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郑国大夫子宽告诉子产说,国人对于您推行丘赋,很有意

  • 鸤鸠之仁

    《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亨传:“鸤鸠之养其子,旦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鸤鸠又作尸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郑玄笺:“喻人君之德,当均一于下也,以刺今在位之

  • 长卿涤器

    源见“文君沽酒”。谓文人潦倒失意。唐李端《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诗:“为报长卿休涤器,汉家思见茂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