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祁寒溽暑

祁寒溽暑

祁:大。溽(rù入):湿气熏蒸。冬季大寒,夏季湿热。比喻艰苦的生活。亦作“祁寒暑雨”。出自五代郭崇韬之言。郭崇韬(?-926年)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原为李克修的帐下亲仗,后为后唐庄宗的谋臣。为人机警有才干,并能及时向唐庄宗奏明时务利害,以帮助他巩固统治。同光三年(925年)夏,洛阳天气极热,唐庄宗常择高楼避暑,后在宦官的怂恿下拟新修一楼,但又担心郭崇韬有所谏止,便对郭说:“今年太热。我从前在河上,五、六月时与贼对峙,所住的地方又低又湿,穿着铠甲与敌人战斗,但从来没有觉得热。现在居住在宽阔高大的宫殿中却无法忍受,不知是为什么?”郭崇韬回答道:“当年是因为敌人尚未平定,陛下一心只顾战争,当然顾不上什么祁寒溽暑了。现在中原马上就要太平,陛下心中无忧,所以即使是在百尺高台、宽广大殿中,也总觉得热。希望陛下常常回忆一下当年创业之艰难,这样就不会觉得暑热无法忍耐了。”

【出典】:

旧五代史》卷57《唐书三十三·郭崇韬传》767页:“崇韬奏:‘陛下顷在河上,汴寇未平,废寝忘食,心在战阵,祁寒溽暑,不介圣怀。今寇既平,中原无事,纵耳目之玩,不忧战阵,虽层台百尺,广殿九筵(yán延),未能忘热于今日也。愿陛下思艰难创业之际,则今曰之暑,坐变清凉。’”

【例句】: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陆昆传》:“陛下广殿细旃,岂知小民穷檐蔀屋,风雨之不庇;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


并列 冬季严寒,夏季湿热。比喻生活艰苦。《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陛下顷在河上,汴寇未平,废寝忘食,心在战阵,~,不介圣怀。”△多用于表示艰苦的生活方面。也作“祁寒暑雨”。


【词语祁寒溽暑】  成语:祁寒溽暑汉语词典:祁寒溽暑

猜你喜欢

  • 茂先博物

    《晋书.张华传》:“……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西晋学者、文学家张华(字茂先)知识广博,文辞华美,著有《博物志》十篇。后世诗文中常

  • 金有误持郎

    源见“不疑诬金”。称人受诬蒙冤。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

  • 涓人致马

    源见“千金市骨”。指战国时燕昭王招贤事。涓人,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亦泛指亲近的内待。元傅若金《送张秀才北上赴海》诗:“涓人解致千金马,卜史工占蜀客槎。”

  • 掷楯

    《后汉书.逢萌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供职)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音dùn同盾)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汉朝时,每十里设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塞:堵塞。 没有堵塞,就不可能流动;没有停顿,就不可能前进。语出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意是说当时对佛老如不加以阻止,孔孟之道就不能得到推行。现常借以说明不

  • 通仙籍

    《真人周君传》:“紫阳真人周义山,字委通,汝阴人也。闻有栾先生,得道在蒙山,能读《龙峤经》,乃追寻之。入蒙山,遇羡门子……君乃再拜叩头,乞长生要诀。羡门子曰:‘子名在丹台玉室之中,何忧不仙?远越江河来

  • 逃尧

    《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齧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

  • 练净

    源见“谢练”。形容江水澄澈光洁如练。宋李之仪《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词:“夕阳杳杳还催暮,练净空吟谢郎句。”

  • 解民悬

    同“解民倒悬”。太平天国洪秀全《斩邪留正》诗:“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词语解民悬】   汉语大词典:解民悬

  • 隗在燕

    源见“黄金台”。指战国时郭隗受到燕昭王的特别礼遇,获得殊荣。唐刘禹锡《会昌春连宴即事》诗:“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