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卷三十引南朝 齐 刘澄之《梁州记》:“梁州县界有雁塞山,传云此山有大池水,雁栖集之,故因名曰雁塞。”后以“雁塞”泛指北方边塞。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山连雁塞,野接龙坰。”宋裴湘
同“展草”。《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犬解报恩能?(同?)草,马能知主解垂缰。”《五灯会元.汾阳昭禅师法嗣》:“马有垂缰之报,犬有?草之恩。”
源见“管窥蠡测”。谓浅陋或浅陋之见。自谦之词。《三国志.是仪传》:“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南朝 宋裴骃《〈史记集解〉序》:“聊以愚管,增演徐氏。”【词
《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
《世说新语.尤悔》:“王大将军起事(王敦叛晋作乱),丞相兄弟诣阙谢(丞相,指王导),周侯(周?)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活(指在皇帝面前竭力保救王
源见“王乔凫舄”。为高隐逃世之典。唐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翼刘二颍》诗:“脱舄挂岭云,冏然若鸟逝。”【词语脱舄】 汉语大词典:脱舄
陈:旧。因:沿袭。 此典指汉初经过几代帝王“休养生息”的政策,到汉武帝时已是国强民富之兴旺景象,粮库里陈粮压陈粮,层层积累,满得溢出仓外,在露天堆积着,以至于腐烂不能吃。后以此典比喻因循保守,没有革新
同“耿恭拜井”。唐顾云《天威行》:“耿恭拜出井底水,广利刺开山上泉。”
源见“华封三祝”。喻指臣下对帝王的祝愿。唐钱起《观法驾自凤翔回》诗:“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词语封人愿】 汉语大词典:封人愿
同“烧琴煮鹤”。䰞,通“煮”。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焚琴䰞鹤,伧父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