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得鱼忘荃”。喻指达到目的的凭借、手段。清王夫之《补落花诗》之八:“逸情交臂多相失,求兔何劳问旧蹄。”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冒真,或偷换事物的内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这里的“偷梁换柱”指王熙凤乘宝玉神志不清之
源见“岐山鸣凤”。指瑞兆。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秦鸡常下雍,周凤昔鸣岐。”
《史记.滑稽列传》:“威王大悦,置酒后宫,召(淳于)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斗,指羹斗,古代酒器。石,十斗为一石。战国时,齐人淳于髡滑稽多辨,又性喜
《南史.阮孝绪传》:“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尝答父)曰:‘愿迹松子(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于瀛海,追许由(传说为尧时的高士)于穹谷,庶保
源见“竹马交迎”。泛指欢迎的人群。清李渔《风筝误.请兵》:“爱棠父老衰同我,骑竹儿童大似初。”
源见“谢庭兰玉”。喻称优秀子弟。清钱谦益《戏咏雪月故事.谢家咏雪》:“谢家庭除香雪洒,玉树芝兰斗佳冶。”并列 比喻好的子弟,或对他人子弟的美称。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
《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
同“避骢马”。宋曾巩《送赵资政》诗:“朝廷推指佞,都邑避乘骢。”【词语避乘骢】 汉语大词典:避乘骢
谓日夜思索,一旦豁然开悟。《管子.心术下》:“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管子.内业》:“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