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背靠山隅,比喻英雄割据一方。《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撄( ㄧㄥ yīng 英):触犯。嵎:通隅。
《晋书.祖纳传》:“时梅陶及钟雅数说馀事,纳辄困之。因曰:‘君汝 颍之士,利如锥;我幽 冀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槌。’雅
源见“桓公柳”。喻指故地旧物,感叹岁月流逝。清 丘逢甲《感旧抚今叠韵再呈絜斋世丈》之一:“谁知重话婆娑感,杨柳金城正晓风。”
淑:善。 那如何能办得好。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不能把事办好。语出《诗.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清.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上:“谁知用违其才,其何能淑?”
《尚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蔡沈集传:“畴,谁;咨,访问也。若,顺;庸,用也。尧言谁为我访问能顺时为治之人而登用之乎?”畴咨之忧,喻指人才难求的忧虑。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人有昏垫
源见“书通二酉”。大酉山与小酉山。指藏书之处。清朱彝尊《自焦石塘抵铅山河口两岸石山狞劣》诗:“道书纪名山,藏之大小酉。”
源见“凯风寒泉之思”。谓孝子不能事亲而自责。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诗引:“始悲浚泉之有冽,今痛防墓之未迁。”【词语浚泉】 汉语大词典:浚泉
同“延陵许剑”。清 顾孝嘉《耍孩儿》套曲:“曾记得延陵解剑,休忘了范叔绨袍。”
同“狂吟老监”。宋王之望《鹧鸪天.台州倚江亭》词:“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诗。”
指人,意谓万物之中最高贵、最聪明者。《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词语万物之灵】 成语:万物之灵汉语大词典:万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