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叶舟

竹叶舟

唐.李玫《异闻实录.竹叶舟》:“陈季卿者,江南人,举进士至长安,十年不归。一日,于青龙寺访僧不值,憩于大阁。有终南山翁亦候僧,偶坐久之。壁间有寰瀛图,季卿寻江南路,太息曰:‘得此径归,不悔无成。’翁曰:‘此何难。’乃折阶前竹叶置图上渭水中,谓陈曰:‘注目于此,如愿矣。’季卿熟视,即渭水波涛汹汹,涌一舟甚大,恍然登舟,其去极速……至家,兄弟妻子迎见甚喜,信宿(注:连宿两夜)谓其妻曰:‘我试已逼,不可久留。’乃复进棹……复至渭水,径趋青龙寺。山翁尚拥褐而坐。……”

唐陈季卿应试长安十年不归,忽起思乡之念。旁有一老翁,居然化竹叶成舟,使之登乘,循渭水返里与家人团聚。待返回寺时,老翁尚拥褐而坐。此俨然黄粱一梦。后因用为异乡思归的典故。

宋.范成大《重送伯卿》诗:“故人竹叶舟,岁晚梦飘泊。”元.范子安《竹叶舟》杂剧,即专演此事。


【典源】 唐·李玫《异闻实录》“陈季卿者,江南人,举进士至长安,十年不归。一日于青龙寺访僧不值,憩于大阁,有终南山翁亦候僧,偶坐久之,壁间有寰瀛图,季卿寻江南路,太息曰:‘得此归,不悔无成。’翁曰:‘此何难!’乃折阶前竹叶置图上渭水中,谓陈曰:‘注目于此,如愿矣。’季卿熟视,即渭水波涛淘淘,涌一舟甚大,恍然登舟,其去极速……逾旬至家,兄弟妻子迎见甚喜。信宿,谓其妻曰:‘我试期已逼,不可久留。’乃复进棹,又作诗别其妻云:‘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飘然而去,家人辈皆惊为鬼物矣。倏忽复至渭水,经趋青龙寺,山翁尚拥褐而坐,犹未归。”

【今译】 陈季卿是江南人,在长安考进士,十年未回家。一次至青龙寺访僧人,见寺中阁上有寰瀛图,他找见其中的江南路说:“能够回家,也不后悔考不中了。”旁边坐一终南山老翁说:“这有什么难的!”折下阶前一竹叶放在图上的渭水中,对陈说:“专心看着它,就会如愿。”陈注视,见水中涌出一舟,自己登舟,行驶极快,一下子便回到家中,妻子兄弟相见都非常欢喜。住了两宿,陈又告别家人,乘原舟回来,至青龙寺,见那山翁还未归去。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人思家、思友的心情。

【典形】 陈卿竹叶船、屏上船、竹叶舟。

【示例】

〔陈卿竹叶船〕 宋·范成大《周畏知司直得湖南帅》:“暂来忽去都如梦,疑是陈卿竹叶船。”

〔屏上船〕 明·杨慎《点绛唇》:“难缩壶中地,休寻屏上船。”

〔竹叶舟〕 宋·朱淑真《闷书》:“一痕心寄银屏上,不见人来竹叶舟。”


【词语竹叶舟】   汉语词典:竹叶舟

猜你喜欢

  • 前箸

    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略。明张煌言《冬怀》诗之八:“先鞭未许终输祖,前箸何妨借报韩。”【词语前箸】   汉语大词典:前箸

  • 河伯娶妇

    战国魏文侯时,邺地三老、廷掾,强敛百姓,与巫祝勾结,假托“河伯娶妇”榨取钱财。每岁强选少女,投入河中,以愚弄人民。后西门豹为邺令,在河伯娶妇时,托言所选女子不美,要大巫、三老去与河伯商量,另行选送,把

  • 冥椿

    同“椿灵”。南朝 齐谢朓《高松赋》:“岂榆柳之比性,指冥椿之等龄。”【词语冥椿】   汉语大词典:冥椿

  • 荧荧不救,炎炎奈何

    荧荧:小火。炎炎:火光猛烈貌。 小火不救熄,酿成燎原之势就无可奈何了。 比喻祸患要消灭在微萌状态。语出《六韬.文韬.守土》:“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汉.刘向《说苑.敬慎》:“勿

  • 橘洲

    源见“千头木奴”。借指家乡柑橘树。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诗:“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词语橘洲】   汉语大词典:橘洲

  • 壁中书

    同“壁中字”。王国维《观堂集林.〈史籀篇疏证〉序》:“至许书所出古文,即孔子壁中书。”【词语壁中书】   汉语大词典:壁中书

  • 出些头地

    源见“放他头地出”。谓高人一些。宋吴潜《满江红》词:“斫却凡柯,放岩桂,出些头地。”

  • 横汾宴镐

    源见“汉武横汾”、“周王宴镐”。指君臣欢宴游乐。唐李適《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诗:“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

  • 伤弓寒雁

    同“伤弓之鸟”。宋辛弃疾《雨中花慢.吴子似见和再用韻为别》词:“心似伤弓寒雁,身如喘月吴牛。”

  • 和殷羹

    源见“盐梅和鼎”。比喻辅佐君王执掌国政。唐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诗:“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