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瓜田李下”。比喻处在被怀疑的境地。《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幸遇英雄相救,指望托以终年,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见“李下瓜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薏苡
指殷末的三个大臣微子、箕子、比干。《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何晏《集解》:“仁者爱人,三人行异而同称仁,以其俱在忧乱宁民。”汉代扬雄《解嘲》:“昔三
同“鹤归华表”。龚尔位《钝根就余书彩凤字作诗见寄招游王仙次和二首》之一:“鹊巢鸠有更堪悲,鹤返千年异盛衰。”
《世说新语.佚文》:“王珣梦人以大笔与之,管如椽子大。既觉,语人曰:‘此他日当有大手笔事。’少日,烈宗晏驾,哀册谥议,皆珣所草。”(此据《北堂书钞》“艺文部”十,《太平御览》卷三九九、五九六、六百五校
源见“纫兰结佩”。屈原的代称。亦借指志行高洁的人。宋徐铉《和萧郎中午日见寄》:“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
《楚辞.天问》:“八柱何当?”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洪兴祖补注引《神异经》:“昆仑有铜柱,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后以“擎天柱”喻担负重大任务的人。元无名氏《连环记》三折:“你本是扶持社稷擎天柱
薇(wēi微):巢菜、野豌豆,泛指野菜。此典指伯夷、叔齐坚持气节,不吃周朝粮食,去采摘野菜吃,最后饿死。后以此典比喻节操高尚的隐士;或指隐士的生活。伯夷、叔齐拦马劝谏周武王不要东征,但周武王坚持发兵,
同“蹊田夺牛”。柳亚子《八月二十七日明思文皇帝殉国忌辰也读巢南诗即题其后》:“何时逐鹿驱元顺?此日蹊牛怨楚庄。”【词语蹊牛】 汉语大词典:蹊牛
同“山阳笛”。宋张炎《凄凉犯.过邻家见故园有感》词:“因甚忘归,谩吹裂、山阳夜笛。”
船:兵船。坚:坚固。炮:大炮。利:锐利;锋利。自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开放五口通商以后,清政府有鉴于外交上受挫失利,认为不兴办学校就不可能强盛。以前是对外交涉的重大事务,大多借助于无见识并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