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笙磬同音

笙磬同音

乐声相和,喻人事和协。《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磐同音。”朱熹集传:“琴瑟在堂,笙磬在下。同音,言其和也。”


主谓 笙,簧管乐器。磬,古代用玉或石制做的打击乐器。笙和磬发出的声音和谐。也比喻言行协调,志趣相投的人。语出《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褒义。用于情感亲密方面。→夜雨对床 情投意合 ↔冷若冰霜


【词语笙磬同音】  成语:笙磬同音汉语词典:笙磬同音

猜你喜欢

  • 剡曲舟回

    同“剡曲兴尽”。宋方岳《酹江月.梦雪》词:“剡曲舟回,灞桥诗在,一笑人如昨。”

  • 团扇恩浅

    源见“班姬咏扇”。比喻失宠见弃。宋晏幾道《诉衷情》词:“玉人团扇恩浅,一意恨西风。”

  • 燕姞

    源见“燕梦征兰”。借指姬妾。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二:“臣朔家原有细君,司香燕姞略知文。”【词语燕姞】   汉语大词典:燕姞

  • 鸿书

    源见“雁足书”。敬称别人的书信。清袁枚《奉和李雨村观察见寄原韵》:“访君恨乏葛陂龙,接得鸿书笑启封。”【词语鸿书】   汉语大词典:鸿书

  • 奏凯

    《周礼.春官》:“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郑玄注:“大献,献捷于祖;恺乐,献功之乐。”恺,同“凯”。谓胜利后奏庆功之乐。后以“奏凯”泛指胜利。唐李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勿谓公孙老,

  • 千里骨

    源见“千金市骨”。千里马的骨骼。比喻英俊不凡的气质。宋苏轼《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诗:“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词语千里骨】   汉语大词典:千里骨

  • 拒人千里之外

    《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赵岐注:“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訑訑:自满自足,不耐烦听别人讲话的样子。拒:拒绝。后因以“拒人千里之外”形容自以为是,孤高傲慢,不愿与人接近。

  • 行膻

    源见“膻行”。谓德行令人仰慕。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呜呼!代重名义,公能佩服;德润行膻,温温郁郁;凡向善者,如蚁慕肉。”唐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山灵之感,行膻之慕。投金执斫,匪招匪劝。”【词语

  • 八米诗

    源见“八米卢郎”。称誉别人诗多而好。唐张祜《寄卢载》诗:“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词语八米诗】   汉语大词典:八米诗

  • 长平狱气

    源见“秦狱气”。指郁结难消的冤愤。《北齐书.樊逊传》:“遂使长平狱气,得酒而后消;东海孝妇,因灾而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