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箪瓢屡空

箪瓢屡空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箪瓢屡空,指缺少饮食,形容极为贫穷。

《警世通言》卷六:“争奈此人箪瓢篓空,若待媒证求亲,俺父亲决然不肯。”


主谓 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的器具。形容一无所有,贫穷至极。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用于生活贫苦方面。也作“箪瓢屡罄”。


【词语箪瓢屡空】  成语:箪瓢屡空汉语词典:箪瓢屡空

猜你喜欢

  • 鸮音化泮林

    源见“泮林革音”。谓环境好能使改恶从善。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二:“驭夷得其情,可使鸮音化泮林,中孚格蛮貊。”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论语.子路》:“定公曰:‘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人之言曰:“予无乐乎

  • 良哉

    源见“康哉”。用称贤相。唐羊士谔《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良哉致君日,维岳有光辉。”

  • 忘故步

    同“失故步”。宋赵以夫《沁园春.次方时父》词:“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和谐,犹今言“团结”。同:苟同,指盲目附和。 君子讲团结,但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但不讲团结。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宋.苏轼《上皇帝书》:“君子和而不

  • 披毛索黡

    同“吹毛求疵”。黡,黑痣。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黡哉!”连动 黡,黑痣。拨开毛找黑痣,比喻故意找毛病。语出晋

  • 沈郎瘦

    同“沈约瘦”。宋黄庭坚《王立之承奉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诗:“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

  • 醇酒美人

    同“醇酒妇人”。清宋琬《题戴苍画陈阶之小像和王阮亭韵》:“醇酒美人堪送老,唯君能学信陵君。”并列 美酒女色。溺于酒色。清·宋琬《题戴苍画陈阶之小像和王阮亭韵》:“~堪送老,唯君能学信陵君。”△用于人品

  • 濮上之音

    源见“桑间濮上”。喻指淫靡的音乐。《三国志.高堂隆传》:“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偏正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这个地方。因以“濮上之音”作为靡靡之音的代称。语出《礼记·乐记》:“桑间

  • 登龙

    同“登龙门”。唐李端《元丞宅送胡浚及第东归觐省》诗:“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源见“鱼化龙”。喻科举中第。唐钱起《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诗:“兄弟相欢初让果,乡人争贺旧登龙。”【词语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