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粉身碎骨

粉身碎骨

极言酷烈的死。《红楼梦》第三十回:“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亦作“粉骨碎身”。明代于谦《石灰吟》诗:“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并列 身骨粉碎。指为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也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张平《抉择》:“他将把所有的责任、所有的压力、所有的目光以及所有风险,全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即使是~,也绝不回头了。”△用于描写人勇于牺牲方面。→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明哲保身 贪生怕死。 也作“粉身灰骨”、“灰躯糜骨”、“灰身粉骨”、“齑身粉骨”、“糜躯碎首”、“碎骨粉身”、“碎身粉骨”。


【词语粉身碎骨】  成语:粉身碎骨汉语词典:粉身碎骨

猜你喜欢

  • 璧返滈池君

    源见“祖龙”。指改朝换代的征兆。明杨珽《龙膏记.藏春》:“缘何璧返滈池君,却讶去来无定。”

  • 宫梅巧样妆

    同“梅花妆”。宋裘万顷《雪中再示元德元龄二弟》诗:“青青窗外几修篁,也学宫梅巧样妆。”

  • 楚箫

    《文选.王褒〈洞箫赋〉》:“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李善注:“《江图》曰:慈母山,此山竹作箫笛,有妙声。《丹阳记》曰:江宁县 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慈母山为楚地,因称箫为“楚箫”。亦指其

  • 风烛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古辞〈怨诗行〉》:“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风中之烛易灭,后遂以“风烛”喻人临近死亡或事物行将灭亡。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

  • 方家

    源见“望洋兴叹”。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人。陈毅《致阿英书》:“敝帚自珍,不值方家一笑。”【词语方家】   汉语大词典:方家

  • 玉堂手

    源见“玉堂金马”。指翰林学士的手笔、文才。宋陈师道《谢端砚》诗:“挥翰吾非玉堂手,断金君有古人心。”【词语玉堂手】   汉语大词典:玉堂手

  • 哀藏弓

    同“悲良弓”。清 陈宝琛《杨勇悫公家居所临阁帖芝仙观察以一纸见贻感旧赋谢》诗:“其秋把晤榕叶底,坐叹铸错哀藏弓。”

  • 林宗重黄生

    《后汉书》卷五十三《黄宪传》:“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东汉名士郭林宗

  •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悠悠:众多貌。 强调某事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语出《后汉书.李固传》:“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唐乐群《切莫“海本位”》(《光明日报》1993年2月15日):“教师下海了,作家下海了,

  • 遵养晦时

    同“遵养时晦”。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一:“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见“遵养时晦”。唐·陈子昂《感遇》:“浮云不足贵,~文。”【词语遵养晦时】  成语:遵养晦时汉语大词典:遵养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