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辞让,拒绝。择:拣选。 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高大;河海不挑剔小水,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深广。 比喻伟大事功的建立,要从点滴积累开始。 也比喻器量宏大能够包容一切。语出《文选.李斯
即“同甘共苦”,指同其苦乐的意思。《晋书.应詹传》:“(韦泓)客游洛阳,素闻詹名,遂依托之;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并列 甜的分着尝,苦的一起吃。形容有福同享,有苦同受。鲁迅《彷徨·伤逝》:“做菜虽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二《自叙》:“洪者,君之第三子也……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后遂以指僧人和文士的交谊。唐
同“戈回日”。清赵翼《南苑大阅恭纪》诗:“风云卷阵戈挥日,烟焰腾霄炮震雷。”
参见:通家文举过
源见“卫鬓”。形容女子鬓发秀丽。南朝 宋鲍照《代朗月行》:“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迅,通“迿”,超越。
同“殊途同归”。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策,殊路同归,指在于崇礼义。”见“殊途同归”。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对册,~。”【词语殊路同归】 成语:殊路同归汉语大词典:殊路同归
见“衣不重采”。清·汪琬《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铭》:“素无铅华甘脆之好,~,食不重味。”【词语衣不兼彩】 成语:衣不兼彩汉语大词典:衣不兼彩
同“孤雏腐鼠”。清 钱谦益《春秋论二》:“成济,奴隶小人,昭视之,孤豚腐鼠耳。”见“孤雏腐鼠”。清·钱谦益《春秋论·二》:“成济,奴隶小人,昭视之,~耳。”【词语孤豚腐鼠】 成语:孤豚腐鼠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