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繇余讽秦

繇余讽秦

史记.秦本纪》:“戎王使由余于秦。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戎夷则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家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繇余或作由余,他是战国时戎狄派往秦国的使臣,对秦缪公的不体恤民众以及作为皇帝的骄淫有所批评,同时夸耀了“戎夷”之治。后用为称颂少数民族国家或邻邦政治文化的典故。

唐.徐夤《渤海宾贡高元固先辈闽中相访云本国人写得夤斩蛇剑御沟水人生几何赋家皆以金书列为屏障因而有赠》:“郯子昔时遭孔圣,繇余往代讽秦宫。”


猜你喜欢

  • 士可杀不可辱

    《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意谓对读书人可以亲近他却不可以胁迫他,可以杀他的头却不可以凌辱他。后常以“士可杀不可辱”形容士大夫宁死不屈的气节。《明史.王鏊传

  • 天覆地载

    《管子.心术下》:“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覆:盖;载:承受。古人认为,天覆蓋着万象,地承载着万物,这是天地对人类的恩惠。后以“天覆地载”以颂扬帝王德政,比喻恩泽深厚广布。姚雪垠

  • 伏枥骥

    源见“老骥伏枥”。比喻年老而仍怀壮志之人。清归庄《哭万年少》诗之二:“相彼伏枥骥,遇时仍驰骤。悲哉负壮心,没身无所就。”

  • 虎卧龙跳

    南朝 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形容字势雄强超逸。《儿女英雄传》三六回:“安公子经安老爷这几个月的造就工夫,那本殿试卷子真真作得来经经纬史,写

  • 观过知仁

    《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后以“观过知仁”谓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汉书.孝昭上官皇后传》:“燕王大喜,上书称: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

  • 噬脐

    《左传.庄公六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噬,咬。齐,通脐,肚脐。噬脐何及,用嘴咬自己的肚脐不可咬到,比喻后悔来不及。春秋时,楚文王率兵攻打申国从邓国经过。邓祁侯热情

  • 咏史夜

    同“袁宏夜吟”。唐孟浩然《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诗:“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 卜鼎

    源见“禹鼎”。九鼎是古代传国重器,政权的象征。择定置放九鼎之所在,即意味定都于其地,因以为定都之称。《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国家粗定,高宗卜鼎临安,改元绍兴。”【词语卜鼎】   汉语大词典:卜

  • 步虚声

    传说中神仙于空中的诵经声,后指道士诵经礼赞的一种腔调。虚:天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也。”陈思王:曹植封陈王,谥思

  • 红紫夺朱

    谓红、紫以间色夺朱。比喻以邪夺正。《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邢昺疏:“此章记孔子恶邪夺正也。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也。”亦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