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蚌生珠

老蚌生珠

亦作“老蚌出珠”。已经衰老的蚌又生出了珍珠。比喻晚年得贤子。东汉末,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人韦端,凉州牧征为太仆,两个儿子韦康(字元将)、韦诞(字仲将)也居官,一家荣耀,时人称慕。韦康、韦诞先后拜访了当时名士孔融,孔融很是赞赏他们,写信对韦端说:“前天元将来到,我看他才学渊博,很有雅量,是建功立业的人才啊。昨天仲将又来了,他品性诚实、正直,才思敏捷,且又功力深厚,是维持家业旺盛之人啊。想不到你老来竟得如此一对人才,好好的爱护他们吧。”

【出典】: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卷10第312页:“孔融与康父端书曰:‘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仲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例句】:

北齐书·陆卬传》:“邵又与卬父子璋交游,尝谓子彰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宋·苏轼《虎儿》:“旧间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于菟。” 明·赵弼《蓬莱先生传》:“已也熊罴入梦,行看老蚌生珠。”


主谓 老蚌产出珍珠。比喻老年得贤子。语本三国魏·孔融《与韦端书》中称赞韦端两个儿子的话“不意双珠,近出老蚌”,《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后多比喻老年得子。廖辉英《红尘孽债》:“小儿子哲伦都已六年级,隔了十三四年,自己都四十岁关卡了,岂不像~?”也比喻老年人犹有佳作。明·冯惟敏《不伏老》1折:“有一般光辉明润,一字字犹如~;有一般巧思精工,一篇篇恰似春蚕作茧。”△褒义。用于年长者。→老来得子 明珠生蚌明珠生老蚌。也作“老蚌含珠”、“老蚌珠胎”。


【词语老蚌生珠】  成语:老蚌生珠汉语词典:老蚌生珠

猜你喜欢

  • 落月屋梁

    唐杜甫《梦李白》诗之二:“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后因以“落月屋梁”为表示对朋友深切怀念之典。清黄宗羲《寄周子佩》诗:“落月屋梁长入梦,未知何日遂征帆。”其他 唐·杜甫《梦李

  • 披云雾,覩青天

    参见:人之水镜

  • 凭狐

    同“城狐社鼠”。宋陈鹄《耆旧续闻.施逵》:“绍兴庚辰,逆亮谋犯淮,先遣逵为贺正使,凭狐据慢。”【词语凭狐】   汉语大词典:凭狐

  • 明四目,达四聪

    见〔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 子猷归

    源见“访戴”。谓访友兴尽而归。唐戴叔伦《答孙常州见忆》诗:“那能寄相忆,不并子猷归。”宋 林景曦《东山渡次胡汲古韵》:“老洞藏云安石卧,孤舟载雪子猷归。”

  • 杯渡

    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宋京师杯度》:“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来。尝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窃而将去,家主觉而追之,见度徐行,走马逐而

  • 末德

    《庄子.天道》:“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后因以“末德”谓战争。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师克薄赏行,军没微躯捐。”【词语末德】   汉语大词典:末德

  • 韩香

    同“韩寿香”。宋周邦彦《风流子》词:“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词语韩香】   汉语大词典:韩香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书面文字。也指书信。 文字所写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口里所说的,口里所说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心中所想的。 表示话虽写完说完而意犹未尽。常用于书信的结尾。语出《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羝乳乃得归

    其他 羝,公羊。引申为永远不能归返。《汉书·苏武传》:“匈奴徙武北海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用于回返方面。也作“羝乳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