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骥( ㄐㄧˋ jì ):好马。枥( ㄌㄧˋ lì ):马槽。烈士:古指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表示人到老年,仍有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语出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口尽缺。”李先念《李尔重〈新战争与和平〉序》:“尔重同志是一位老同志。他在退休之后,仍不辞辛苦,伏案提笔,花了八年的时间,写出这部380万字的文学巨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尔重同志是一个榜样。”也单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人民日报》1980年10月28日):“许多人虽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毕竟力不从心,不能像当年那样生龙活虎般地工作了。”陈锡炎《壮心未与年俱老》(《长江日报》1992年9月10日):“人的年龄老,精神不应老,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单引〔老骥伏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明.张岱《公祭张亦寓文》:“其胸中真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巨鱼失水、老骥伏枥之悲。”也单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武英志等《独闯生命禁区,勇攀治癌高峰》(光明日报》1993年3月5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武艺敬先生年过花甲,但常以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勉。”


猜你喜欢

  • 金英与侍郎

    南朝宋.鲍照《鲍氏集》卷八附释惠休《赠鲍侍郎》:“玳枝兮金英,绿叶兮紫茎。不入君王杯,低彩还自荣。想君不相艳,酒上视尘生。今当芳意重,无使盛年倾。”南宋释惠休曾以咏菊(即金英)诗赠给侍郎鲍照,借以表达

  • 天高皇帝远

    意谓地处偏远,国家政令达不到,权力管不着。语出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台、温处之民树旗村落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由是谋叛者各起。”《醒世姻缘传》一二回:“因临清是码

  • 季札挂剑

    指季札重友谊、讲信用,为亡友挂剑,以示追悼纪念。后以此典比喻守诺重信,始终不渝;也用以悼念凭吊亡友。季札,又称公子札,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的四弟,多次推让君位,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称延陵季子。

  • 反裘负薪

    同“爱毛反裘”。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见“反裘负刍”。清·张惠言《庄达甫无名人诗序》:“然许由洗耳,巢父牵犊,披裘公~,荷蒉之流,通言于孔子,彼虽隐

  • 位屈道伸

    汉.孔鲋《孔丛子》卷上“抗志”:“曾申(注:曾参之子)谓子思曰:‘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孰能哉?与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

  • 肉袒牵羊

    裸露身体,牵着羊。表示降服顺从的意思。《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肉祖,牵羊,以逆。”杜预注:“肉袒牵羊示服为臣仆。”并列 袒,脱去或敞开上衣。脱衣露体,牵羊犒劳胜军。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郑伯

  • 裹饭念子桑

    源见“子桑寒饥”。形容对朋友友谊真挚。清唐孙华《苦雨》诗:“我廪幸未罄,裹饭念子桑。”

  • 当路子

    源见“当路”。有权势居要位的人。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十四:“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清严允肇《哀淮人》诗:“寄语当路子,闭籴非良谋。

  • 为民请命

    《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后因以“为民请命”谓替老百姓申诉痛苦。《明史.青文胜传》:“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为民请命。”鲁

  • 信笔涂鸦

    源见“涂鸦”。谓随便书写,字迹如同鸦群一样凌乱,比喻字写得很稚拙或胡乱写作。常用为自谦之词。清李渔《意中缘.先订》:“僻处蛮乡,无师讲究,不过信笔涂鸦,怎经得大方品骘。”偏正 随意写写画画。比喻字写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