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这是古代熟谚,表示移祸他人的意思。故事出自《水经渐江水注》引刘敬叔《异苑》:“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龟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担者怪之,载出欲上吴王。夜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识性渊长,必致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计将安治?’龟曰:‘子明无多辞!’既至建业,权将煮之,烧柴万车,龟犹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乃熟。’献人仍说龟言,权使伐桑,取煮之即烂。故野人呼龟曰元绪。”唐.白居易《杂感》:“犬啮桃树根,李树反见伤。老龟烹不烂,延祸及枯桑。”《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秀童要取壶酒与阿爹散闷,是一团孝顺之心。谁知人心不同,倒挑动了家长的一个机括,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大理寺官具本上朝廷,圣旨道:‘李吉委的杀死李秀,画眉见存,依律处斩。’将画眉给还沈昱,又给了批回,放还原籍,将李吉押发市曹斩首。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其时王大郎已被拿去,前后门户洞开,悄悄的溜出大门,所以不知贼的来踪去迹,反害了王大郎一家性命。正是:柙龟烹不烂,贻祸到枯桑。”


【词语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成语: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汉语词典: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猜你喜欢

  • 鹏霄万里

    同“鹏程万里”。南唐李中《给张拾遗》诗:“献替频陈忠誉播,鹏霄万里展雄飞。”见“鹏程万里”。南唐·李中《献张拾遗》诗:“献替频陈忠誉播,~展雄飞。”【词语鹏霄万里】  成语:鹏霄万里汉语大词典:鹏霄万

  • 大醇小疵

    大体上是纯正的,还有小缺点。唐代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荀:荀况,战国赵人。杨:杨朱,战国卫人,主“为我”之说,与墨翟“兼爱”恰相反。并列 大体完美,略有缺点。语本唐

  • 随照

    同“隋照”。《周书.沈重传》:“卞宝复润于荆阴,随照更明于汉浦。”【词语随照】   汉语大词典:随照

  • 劝善惩恶

    《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后以“劝善惩恶”谓奖励劝勉有善行的人,惩戒处罚有恶行的人。《汉书.张敞传》:“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并列 鼓励善良人和事,惩戒邪恶的人

  • 推解

    同“解衣推食”。明 郑瑄《昨非庵日纂.方便》:“饥寒良可悯,推解莫厌频。”清陈锐《哭詹秀才》诗:“念与君相值,推解同衣食。”【词语推解】   汉语大词典:推解

  • 登坛拜将

    参见“韩信登坛”。见“登台拜将”。【词语登坛拜将】  成语:登坛拜将汉语大词典:登坛拜将

  • 坑赵

    源见“长平之祸”。指杀戮降卒。唐杜甫《聂耒阳书致酒肉》诗:“人非西谕蜀,兴在北坑赵。”【词语坑赵】   汉语大词典:坑赵

  • 藕无丝

    《佩文韵府》卷四支韵“丝”“藕无丝”下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大历中,高邮民张存以踏藕为业。尝于陂(池)中见旱藕梢大如臂,遂併力掘之,深二丈,大至合抱,以其不可穷,乃断之。中得一剑,长二尺,

  • 羊裙

    同“羊欣练裙”。清 杨陈夏《折桂令.程君琴轩属题兰竹小照》曲:“问儿童个是何人?记取程门,认得羊裙。”【词语羊裙】   汉语大词典:羊裙

  • 断送老头皮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六:“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宋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惟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