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丁忧”。《世说新语.仇隙》:“(王)蓝田于会稽丁艰,停山阴治丧。”《南史.谢贞传》:“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参见“丁忧”条。【词语丁艰】 汉语大词典:丁艰
源见“乘风破浪”。喻壮志鹏程。明陈子龙《杂诗》之十四:“亮无万里风,聊从三径约。”
源见“季子貂敝”。谓落魄失意,多自谦无才。唐吴仁璧《投谢钱武肃》诗:“弊貂不称芙蓉幕,衰朽仍惭玳瑁簪。”
《太平广记》卷四三一《周义》:“周义者,郑人也。性倜傥,好急人之患难。忽有一人年可弱冠已来,……闻君急人之患难,故特来投君,幸且容我。……义遂藏之於家,经百余日。……少年曰:‘我孟州境内虎也,伤人多矣
《世说新语.文学》:“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氏春秋》:“弼论道约美不如晏,自然出拔
谓捆起书籍不读,无根据地信口乱说。 形容人不爱学习,一味夸夸其谈。语出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宋.陆九渊《语录上》:“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明.刘定之《
形容难以用数目计算。墨子认为,攻战所以应该进行批判,其中原因之一是一年四季都不宜进行战争。冬天则过于寒冷,夏天又过于暑热,这是冬夏都不应该进行战争的原因啊!春天则影响百姓进行耕种,秋天则又使人民不能收
同“黄雀报”。唐李商隐《谢座主魏相公启》:“孔龟效印,未议于酬恩;杨雀衔环,徒闻于报惠。”主谓 相传东汉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相报,说当使其子孙显贵。典出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源见“支公好”。支遁是晋代高僧,与当时名流谢安、王羲之为友,喜欢养马,爱其神骏。因用以表现高人雅兴。明高启《再游南峰》诗:“支公骏马嗟何处,石上莓苔没旧踪。”【词语支公骏马】 成语:支公骏马汉语大词
《易.系辞下》(卷四):“尺蠖之屈,以求信(shēn通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尺蠖行动时头尾一张一合,一屈一伸。后因以“尺蠖求伸”比喻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先屈后伸或以屈求伸。明.王世贞《鸣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