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耳边风

耳边风

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耳边吹过的风。比喻过耳即逝、不放在心上的话。唐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诗:“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


偏正 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话的人认为无足轻重而不放在心上的话。元·无名氏《小尉迟》1折:“你将我这口中言看成~。”△贬义。用于听话方面。→风吹马耳 秋风过耳 ↔如雷贯耳 洗耳恭听。也作“耳旁风”、“耳边之风”、“马耳春风”、“马耳东风”、“马耳风”、“西风贯驴耳”。


【词语耳边风】  成语:耳边风汉语词典:耳边风

猜你喜欢

  • 言扬行举

    《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孔颖达疏:“扬亦举之类,互言之。虽无德无事,而能言语应对堪为使命,亦举用之。”后以“言扬行举”谓因擅长言语应对或有高尚道

  • 西施捧心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越国美女西施经常心口疼痛,故常捧心颦眉,别有一种美态。丑女效之,却欲妍愈丑,适得其反。后因以形容女子的病态美。五代.李瀚《

  • 剥面皮

    讥讽人厚颜无耻。晋代裴启《裴子语林》:“王武子与武帝围棋,孙皓看。王曰:‘孙归命,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则剥其皮。’乃举棋局,武子伸脚在局下,故讥之。”王武子:王中,字武子。【词语

  • 纷争蜗角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为小事而争斗。元白朴《夺锦标》词:“尽纷争蜗角,算都输、林泉闲适。”

  • 穿胸人

    《文选》卷五六.陆倕《石阙铭》注引《博物志》:“昔禹平天下,会诸侯于会稽之野。防风后至,杀之。夏德盛,二龙降之,使范成克御之,以行域外。既周,南经防风之神,见禹使,怒而射之,有迅雷,二龙升去。二臣恐,

  • 绝妙好辞

    《世说新语.捷晤》:“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

  • 牛涔

    源见“蹄涔”。指牛蹄印中积的水,比喻狭小的境地。常作自谦之词。唐黄滔《启卢员外》:“而滔牛涔浅狭,燕戏微茫,岂合攀投,徒为激切。”【词语牛涔】   汉语大词典:牛涔

  • 斗筲之人

    比喻才智短浅,见识浅薄,器量狭小之人。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怎样做才够得上士。孔子回答他,能够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出使各国能圆满完成君主的使命,就可以算士了。子贡又问,那么次一等的怎样?孔子说,家族中称赞

  • 漏脯充饥

    用屋漏之水沾过的乾肉来充饥。据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谓脯沾屋漏之水有毒。故“漏脯充饥”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后患。《抱朴子.外篇.嘉遯》:“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鸩酒:毒酒。见“漏脯救饥”。[例

  • 别有乾坤

    见“别有天地”。《金瓶梅》1回:“洞府无穷岁月,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