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鹤归华表”。唐刘禹锡《重送浙西李相公顷廉》诗:“凤从池上游沧海,鹤到辽东识旧巢。”
源见“嵩岳三呼”。表示祝颂帝王天下太平、长久。元白朴《春从天上来.至元四年恭遇圣节真定总府请作寿词》词:“九奏虞韶,三呼嵩岳,何用海上求仙!”【词语三呼嵩岳】 汉语大词典:三呼嵩岳
源见“千头木奴”。指柑橘树。宋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诗:“腰下牛闲方解佩,洲中奴长足为生。”【词语洲中奴】 汉语大词典:洲中奴
同“齐烟九点”。清 丘逢甲《次前韵再柬友卿》之一:“东风更趁西潮猛,摇动齐州九点烟。”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摩揭陁国上》:“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双。”菩提
源见“盐梅和鼎”。喻治理政事。明张凤翼《红拂记.仗策渡江》:“囊中黄石包玄妙,腰下青萍射斗牛。调羹鼎,济川舟,云龙风虎岂难投。”【词语调羹鼎】 汉语大词典:调羹鼎
《孟子.梁惠王下》:“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
鹬(yù),一种水鸟。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比喻双方争战,两败俱伤,而使第三者坐享其成,因而得利。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对赵王说,我这次从燕国来,路过易水时,见到一个河蚌张开壳,在河滩上晒
《晋书》卷五十六《孙楚传》:“楚后迁佐著作郎,或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晋代孙楚曾做骠骑将军石苞的参军,上任时,曾自称是“天子命
同“日饮亡何”。宋苏轼《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诗:“老守亡何惟日饮,将军竟病自诗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