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脱颖而出

脱颖而出

颖(yǐng影):原指禾穗的芒尖,这里指锥子尖。此典指毛遂对平原君赵胜说:您要是早把我放进口袋里,我象锥子尖早就刺露出来了。后以此典比喻才华得以显露出来。战国时,秦兵围困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救。赵胜在三千门客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之人随行。经过精细挑选,只挑了十九个。这时,毛遂自己推荐自己,愿意同往。平原君赵胜说:“先生在我门下到现在已经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平原君赵胜说:“有才能之人在社会上活动,就好象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锥子尖头立即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可左右的人从没有称赞和谈论过,我也没有听说过,这可见先生是一无所长呀。先生不能去,先生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您放到布袋里,假如您早把我放进布袋里,那就会使整个锥子都显露出来,不仅只露出它的尖子而已。”平原君赵胜终于带着毛遂一同去了。此典又作“锥囊”、“处囊”、“颖脱”、“利颖”、“透颖锥”、“毛遂锥”、“处囊锥”、“囊锥”、“囊出锥”、“露囊锥”、“脱锥”、“毛锥”、“敛颖”、“脱颖”、“囊颖”、“囊脱”。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6、2367页:“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末梢)立见(xiàn现,显露),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通“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

【例句】: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求锥出囊。”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邯郸下客,效处囊于赵相。”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宋·梅尧臣《送甥蔡駰下第归广平》:“改作毛遂锥,颖脱奚足算。”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功成在漏刻,颖利处囊锥。” 宋·黄庭坚《呻吟斋睡起》:“璞玉深藏器,囊锥立见尖。” 宋·陆游《秋夜书怀》:“衰迟分作骥伏枥,敛退敢救锥出囊。” 元·耶律楚材《再用韵寄抟霄》之一:“鄙论我甘蒙酱瓿,雄材君已露囊锥。” 元·揭傒斯《病中初度》:“一言空骥枥,再见脱锥囊。” 元·宫天挺《死生交范张鸡黍》:“毛锥脱布囊,锋剑倚天长。” 清·赵执信《赠山阳程远复》:“君才与年俱与当,且复敛颖囊中藏。” 清·黄遵宪《陆军官学校开校礼成》:“刃当摩厉须,锥乃脱颖出。” 清·程先贞《和陶饮酒》:“漫看诸少年,囊脱新锥颖。” 清·程先贞《夏日闲居》:“老锥囊颖钝,孤剑蒯缑贫。”


偏正 颖,尖端。锥子尖刺破布袋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充分、突出地表露出来。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现而已。’”冯牧《文学应当和生活同步前进》:“有十四位同志都是从我们沸腾的生活底层~的很有才华的文学新人和青年作者。”△褒义。常指超出同类。→出类拔萃 秀出班行 ↔怀才不遇 守分藏拙


脱颖而出”谓有才能的人一遇机会就会显示出其才能来。此语亦作 “颖脱而出”,或简言 “脱颖”、“颖脱”。

“脱”谓脱出、显露。“颖”是何义呢?

《说文·禾部》: “颖,禾末也。”即谷穗之芒。 《诗·大雅·生民》: “实坚实好,实颖实栗。”疏: “颖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颖垂也。”言谷穗芒下垂。

谷穗之芒引申即有 “尖”义,俗谓 “针尖对麦芒”,“芒”义即为 “尖”。因此, “颖”即有 “尖端”之引申义。尖利之物在袋中,便有可能破袋露出,所以叫做 “脱颖而出”( 露出尖端而出) ,用以比喻有才能者遇良机而出。

语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 “平原君曰: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意思是: 平原君说,贤能的人立身行事,就像是锥子在口袋中一样,尖端马上 ( 因刺破口袋) 可以看到。毛遂说道,今天就请将我放入口袋中。如果早一点这样,我 “颖脱而出”,那就不仅仅只是能看到尖端了!

毛遂自荐,终于施展其才,随平原君赴楚求教,最终说服楚王同意赴赵、楚合纵。


【词语脱颖而出】  成语:脱颖而出汉语词典: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 久旱逢甘雨

    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旧传有诗四句,诵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天旱已久,遇到一场好雨;身居异乡,遇见旧友;相爱已久,迎来洞房花烛;奋斗数年,盼

  • 三偷桃客

    源见“方朔偷桃”。指东方朔。喻指长寿者。宋赵长卿《好事近.贺德远》词:“不羡八千椿,不羡三偷桃客。也不羡他龟鹤,一总为凡物。”

  • 清凝夜烛

    源见“不燃官烛”。称颂地方官清正廉洁。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剖竹垂仁,式歌来暮,清凝夜烛,化警晨鸟。”

  • 幽人贞吉

    《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唐.孔颖达疏:“履道坦坦者,易无险难也。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履卦》所谓“幽人贞吉”意思是说幽隐之人能守正得吉。后因用作咏隐士的典故

  • 陂坏当复

    《汉书.翟方进传》:“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

  • 羊田

    源见“种玉”。杨伯雍种玉之田。因杨伯雍之姓亦写作“羊”,故称。南朝 梁 简文帝《东宫上掘得慈觉寺钟启》:“将郭令鄙其开金,羊田陋其产玉。”【词语羊田】   汉语大词典:羊田

  • 墨池

    源见“临池学书”。洗笔砚的池子。指习书写字处。唐裴说《怀素台歌》:“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唐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词语墨池】   汉语大词典:墨池

  • 批凤

    源见“接舆歌凤”。指对有德者的批评。宋王禹偁《七夕》诗:“匏瓜从系滞,糠秕任扬簸。批凤不足言,失马聊自贺。”又《谢除左司谏知制诰启》:“此皆相公文曲分光,才江借润。遂使自天之命,讵求批凤之才;列地而封

  • 一家之论

    见“一家之言”。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中~,而通往之路狭矣。”【词语一家之论】  成语:一家之论汉语大词典:一家之论

  • 雁足留书

    见“雁足传书”。【词语雁足留书】  成语:雁足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