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腹背受敌

腹背受敌

腹背,指自己的前面、后面。形容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本指东晋刘裕伐后秦姚泓之事。北魏泰常元年,刘裕攻后秦,要逆黄河而上,于是向北魏借道。太宗召群臣计议,公卿都说:“函谷关有天险之号,一夫当关,万人不得进。裕如何能入关?况且他真意难测,许他借道如同纵寇,应阻挡他通过。”独博士祭酒崔浩说:“这不是上策。今姚兴新死,他儿子驽劣,裕乘姚氏危亡而攻,我看他意在必得。如果阻断他的西行之路,他就会上岸北伐我们,那么,姚泓无事,我们却兵临城下了。不如借道给裕,纵他曲行,然后再兴兵阻住他东归之路,这样,裕胜,必谢我借道的美意;姚胜,我们也可算有救邻之举。这才是上策呀!”然诸官仍说:“裕西入函谷,会进退路穷,腹背受敌。虽扬声西进攻姚,本意必在北进攻我。”于是,太宗依从众人建议,派兵拒裕,不料被裕击败,而且损伤惨重,不由追悔不听崔浩所劝。

【出典】:

魏书》卷35《崔浩传》809、810页:“浩曰:‘……纵使裕得关中,县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太宗遂从群议,遣长孙嵩发兵拒之,战于畔城,为裕将朱超石所败,师人多伤。太宗闻之,恨不用浩计。”

【例句】: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2:“今则脊尾俱摇,腹背受敌;归地皆失,内溃有强敌之侵,众心自离;外隳无诸国之功。” 宋·陈亮《酌古论·韩信》:“而又知左车奇兵实已断后,欲使吾腹背受敌,始可全胜。”


主谓 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国内高考,是不能放弃的,这样一来,就不得不面临~的局面。”△多用于处境艰难方面。→进退维谷四面楚歌 危机四伏 ↔声东击西


【词语腹背受敌】  成语:腹背受敌汉语词典:腹背受敌

猜你喜欢

  • 人琴并亡

    同“人琴俱亡”。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赠小司空宇文显和墓志铭》:“草衔秋火,树抱春霜。书剑俱没,人琴并亡。”

  • 魏勃扫门

    源见“相门洒扫”。指汉魏勃为相门洒扫干谒求官之事。借指求谒权贵。唐李瀚《蒙求》:“魏勃扫门,潘岳望尘。”【词语魏勃扫门】  成语:魏勃扫门汉语大词典:魏勃扫门

  • 忘忧物

    三国 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后因称酒为“忘忧物”。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唐白居易《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诗:“劳将箬下忘

  • 泛曲水

    源见“兰亭会”。谓流觞取饮,相与为乐。宋苏轼《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词:“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

  •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哲夫:足智多谋的男人。城:指国家。哲妇:足智多谋的妇女。原指乱国的妇人褒姒。 足智多谋的男子能保家卫国,足智多谋的女子能使国家倾败。语出《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郑玄笺:“哲,谓多

  • 执柯伐柯,其则不远

    柯:斧头柄。周制斧柄长三尺,宽三寸。则:法则,样板。 指手持斧头砍取制斧柄的材料,其取材的样板就是手中所握之斧柄,不必远求。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礼记.中庸》:“《诗》云

  • 林宗巾

    《后汉书.郭泰传》:“(泰)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东汉郭泰字林宗,一次在途中遇雨,便将头巾折一角垫着以御雨。别的人因倾慕郭泰的为人,于是将头巾故折一

  • 巧取豪夺

    见“巧偷豪夺”条。并列 用巧妙的手段骗取,用强力方式夺得。原作“巧偷豪夺”。语出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邓拓《燕山夜话》:“他的财富积累计划根本不是从生产出

  • 授符黄石

    源见“圯桥进履”。指张良得到黄石公送他的《太公兵法》。唐杜牧《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 逐臭之夫

    《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逐臭之夫”喻嗜好怪僻的人。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