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臣叔不痴

臣叔不痴

晋书.王湛传》:“王湛字处冲,……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昶独异。……兄子济轻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注:或许)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姪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栗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济有从马绝难乘,济问湛曰:‘叔颇好骑不?’湛曰:‘亦好之。’因骑此马,姿容既妙,回策如縈,善骑者无以过之。又济所乘马,甚爱之,湛曰:‘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近见督邮马当胜,但刍秣不至耳。’济试养之,而与己马等。湛又曰:‘此马任重方知之,平路无以别也。’于是当蚁封内试之,济马果踬,而督邮马如常。济益叹异,还白其父,曰:‘济始得一叔,乃济以上人也。’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及是(注,指经过问周易与相马事)帝又问如初,济曰:‘臣叔殊不痴。’因称其美。”

王湛雅抱隐德,人莫能知,遂负痴名。及王济经过听其讲《易》与相马之后,才发现叔父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故说“臣督不痴”,并称道他的才能。后因用为褒或贬叔父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一:“周兄无慧(晋悼公名周,鲁成公十八年春正月,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悼公而立周为君。周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济叔不痴。”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诗:“仆御嫌夫懦(参见“晏御扬扬”),孩童笑叔痴。”


猜你喜欢

  • 西子颦

    源见“东施效颦”。指极美的姿态。宋吴潜《满江红.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词:“西子颦收初雨后,太真浴罢微暄里。”

  • 铅刀一割

    晋.左思《咏史》:“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乃上疏请兵,曰:‘……昔魏绛列国大夫,尚能和辑诸戎;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铅质的刀虽钝,但总能割一次。

  • 唾壶歌缺

    同“唾壶击缺”。宋严羽《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词:“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 敦瓜

    《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毛传:“敦,犹专专也。烝,众也。言我心苦,事又苦也。”后因以“敦瓜”指辛劳痛苦。王闿运《愁霖赋》:“穆悲黄竹,旦感敦瓜,淫霖为灾兮自古由嗟。”【词语敦瓜】 

  • 衒沽

    同“衒玉自售”。《后汉书.李云传论》:“曷其绞讦摩上,以衒沽成名哉?”晋葛洪《抱朴子.安贫》:“耻诡遇以干禄,羞衒沽以要荣。”【词语衒沽】   汉语大词典:衒沽

  • 嘉禾

    《尚书.周书.归禾.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史记》卷四《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郑玄曰:

  • 问封侯

    源见“蔡泽年寿”。指古代问卜看相,预测仕路前途。宋苏轼《寄蔡子华》诗:“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 持斧翁

    源见“绣衣持斧”。御史的别称。唐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诗:“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仇兆鳌注引申涵光曰:“称御史为持斧翁,亦新。”【词语持斧翁】   汉语大词典:持斧翁

  • 白水真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又《光武帝纪下》:“论曰:‘及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或以货泉字文为“白水真人”。……亦云刘秀当为天子。’”汉中兴主刘秀在

  • 鹄亭鬼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汉九江何敞,为交州刺史,行部到苍梧郡高安县,暮宿鹄奔亭。夜犹未半,有女从楼下出,呼曰:‘妾姓苏,名娥,字始珠……及婢一人,名致富……乃以前年四月十日,到此亭外。于时日已向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