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舍人憎

舍人憎

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注:指擅长术数的人)射覆(注:射覆,猜测覆盖之物。是古代近于占卜的一种游戏),置守宫(注:即壁虎,又名蠍虎)盂下,射(注:猜测)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虫爬行而看视的样子)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臣愿令朔复射,朔中之,臣榜百(榜,击也),不能中,臣赐帛。’”于是在盆(孟)下放了寄生,东方朔又猜对了,“上令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謈(音bào,痛呼声)。”

郭舍人射覆不及东方朔,因赌赛输了而又挨了打,故对东方朔产生了憎恨。后以“舍人憎”比喻因有才能而受到权贵憎恨的典故。

清.赵执信《说海》诗:“空为舍人憎,岂得紫皇惜(紫皇,道家传说的神仙)。”


猜你喜欢

  • 玉麒麟

    源见“麒麟儿”。喻颖异出众之子。元宋褧《人月圆.诚夫兄生子名京华儿》曲:“神州佳丽明光锦,生出玉麒麟。”【词语玉麒麟】   汉语大词典:玉麒麟

  • 掣笔郎

    《晋书.王献之传》载:晋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法,其父羲之“密从后掣(拉)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后因以“掣笔郎”称誉幼年善于学书者。宋苏轼《赠王觏》诗:“何人生得宁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

  • 诗筒

    唐白居易《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自注:“此在杭州,两浙唱和诗赠答,于筒中递来往。”唐 潘远《纪闻谈》载:元稹在浙东做官,白居易在苏州做官,以竹筒装唱和诗,由驿使传送。后以“诗筒

  • 石敢当

    《急救篇》卷一:“石敢当。”颜师古注:“卫有石碏、石买、石恶,郑有石癸、石楚、石制,皆为石氏……敢当,言所当无敌也。”又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四:“庆历中,张纬宰莆石,再新县治,得一石铭,其文曰:‘

  • 思鹅炙

    源见“乞鹅炙”。形容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生活困窘。唐李商隐《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京口刘生,方思鹅炙;洛阳 苏子,已弊貂裘。”

  • 自视欿然

    欿( ㄎㄢˇ kǎn )然:不自满,有所欠缺的样子。 自己感到有缺陷。语出《孟子.尽心上》:“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合四十九人之智,智于尧禹。岂惟‘自视欿然’哉

  • 景山?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何点传》:“求弟点,少不仕。宋世征为太子洗马,不就。隐居东离门卞望

  • 米盐博辩

    议论烦琐细杂。米盐:喻细杂。《韩非子.说难》:“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久之。”久:原作“交”,从《史记》改。这句意思是说,若语言烦琐,则嫌其久长。主谓 比喻议论的范围广博、细微。《韩非子·说难》:“径省

  • 服匿

    匈奴盛酒和奶酪的器具。《汉书.苏武传》:“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唐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服匿如罂:小口大腹方底,用受酒酪。”又引晋灼曰:“河东北界人呼小石甖受二斗所曰服匿。”【词语服匿】 

  • 雪艳冰肌

    见“冰肌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