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指卢照邻,王指王勃。初唐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以文词扬名海内,时人称之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但杨炯对这排列却不大满意,自言“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后遂以此典比喻文人的名次排比
《太平御览》卷三二引《续齐谐记》曰:“汝南桓景随费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茱萸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牛、羊一时
《汉书.刘向传》:“秦始皇帝葬于骊之阿……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橔。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几之间,外被项籍(即楚霸王项羽)之灾,内
源见“击钵催诗”。指夜间烛下赶写诗章。宋苏轼《次韵答刘景文左藏》:“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
源见“羿射九日”。借指为民除害。唐李峤《箭》诗:“夏列三成范,尧沉九日辉。”
《汉书.郊祀志下》:“公孙卿曰:‘仙人可见……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飞廉、桂馆,甘泉则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汉武帝十分迷信神仙之术,特为仙人下凡建楼,有桂馆、飞廉等。后遂用
《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以“避骢马”指回避侍御史,形容御史威严。唐孟浩然《与黄侍御北津泛舟》诗:“本欲避骢马,何
周代《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硕人》的第二章,是写庄姜体貌之美:手如白软的嫩茅,皮肤好像凝结的膏脂,脖颈恰如长白的蝤蛴虫儿,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揣骨
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