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黄石略”。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战士青丝络,将军黄石符。”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后以“学宗”指学术界的领袖。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荀况学宗而象物名赋,文质相称,固巨儒之情也。”【词语学宗】 汉语大词典:学宗
言语用来完成意向,文章用来完成语言。 表示文章是辅助语言表情达意的工具。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
源见“辽东帽”。指三国 魏管宁,曾隐居辽东三十七年,世称隐居高士。清王士禛《寄怀邓州彭中郎直上兄弟兼忆仲亮宁远》诗:“皂帽辽东客,青山宛 叶情。”
同“嶰竹”。宋柳永《迎新春》词:“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清褚人获《坚瓠首集.十二事诗》:“极醉巫山侧,连吟嶰管清。”【词语嶰管】 汉语大词典:嶰管
同“黄龙约”。清吴伟业《赠家侍御雪航》诗:“至今青海头,共刻黄龙誓。”【词语黄龙誓】 汉语大词典:黄龙誓
源见“柯烂忘归”。形容时间久长。宋刘辰翁《江城子.和默轩初度韵》词:“送千觞,乐何妨。世上输赢,不似烂柯长。”
同“何曾食万钱”。唐李峤《钱》诗:“赵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
源见“虎溪相送”。谓与僧人相别。明吴甡《寄怀雪窦石奇和尚》诗:“虎溪笑别因陶令,岳寺聆音识懒残。”
指殷代的三个贤人:微子,箕子和比干。《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千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名启,殷纣王的哥哥,谏纣王不听而去。箕子:名胥余,殷纣王的叔父,因谏殷纣王,被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