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范张鸡黍

范张鸡黍

文选》范云《赠张徐稷》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山阳范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张劭)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至。”

范式、张劭远隔千里,相期约会,劭对式坚信不疑,式果如期赴约。后以“范张鸡黍”比喻朋友间的信义与深情。

《群音类选.〈金貂记.饯居田里〉》:“良友各天涯,怎能勾起范张鸡黍重相会。”


并列 比喻朋友间的信义与深情。语本《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元·白朴《摸鱼子》:“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褒义。多用于友情方面。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七引吴·谢承《后汉书》 曰:“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春别京师,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后元伯寝疾笃,……临终叹曰:‘恨不见死友。’寻卒,式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吾死,当以某日葬,永归黄泉。子不我忘,岂能相及?’式觉而悲,驰往赴之,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未届而丧已发,引至圹将窆 (bian),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也?’妻曰:‘亡者有遗恨,必待范先生耳。’停柩移时,见有素车白马哭而来,母曰:‘必巨卿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皆挥涕。式执绋引,柩乃前进。式留止冢次,修坟树而退。”《后汉书·范式传》亦载。

【今译】 后汉范式 (字巨卿) 与张劭(字元伯) 是好友,二人同在京师太学学习,后一起告归乡里,离开京师。范式对张劭说:“过二年当回来,顺路我要拜访令尊。”订好以秋为期。到时至九月十五日,张劭便杀鸡作黍,父母笑他说:“山阳离这几千里,有那么准吗?”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一定不误期。”话未说完范式便到了,升堂拜见张父母,尽欢而别。后来张劭得重病,临终叹道:“只恨见不到生死之交。”当夜范式梦见张劭来对他说:“我死,订以某日下葬。你不会忘记我,但怎么来得及呢?”范式醒来马上穿上孝服,乘车赶去,还未到而已经发丧,到坟边将要下葬,但棺柩搬不动。张母抚棺问:“元伯还有话吗?”张妻说:“死人有遗憾,一定是等范先生。”停柩等待,见远处有素车白马,车上人恸哭而来,果然是范式赶到,范叩棺说:“去吧元伯! 死生不同路,请从此永别。”于是棺柩移动。范为之修好坟树才离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友情真挚,可称生死之交; 或指款待友人; 也用以吊唁亡友。

【典形】 白马故人、范黍、范张、范张鸡黍、鸡黍、鸡黍期、鸡黍约、巨卿哭、千里论交、死结生交、素车、素车白马、寻范式、幽明永隔、元伯相葬、张范通灵、范张千里约、张范善终始、只鸡平生约、升堂他日约、白马悲送、鸡黍恨、待巨卿。

【示例】

〔白马故人〕 唐·骆宾王《乐大夫挽歌诗》之四:“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范黍〕 唐·白居易《咏家醖》:“酿糯岂劳吹范黍,撇刍何假漉陶巾。”

〔范张〕 明·陈子龙《会葬夏瑗公》之一:“范张未毕生平语,泪洒南枝泪有语。”

〔范张鸡黍〕 元·白朴《摸鱼子·用前韵送敬之》:“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范张鸡黍。”

〔鸡黍期〕 宋·黄庭坚《次韵正仲三丈》:“人间鸡黍期,天上德星聚。”

〔鸡黍约〕 宋·范成大《鲁如晦郎中挽词》之一:“寂寥鸡黍约,望眼一潸然。”

〔巨卿哭〕 唐·杜牧《池州李使君殁》:“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鹜归来月正明。”

〔千里论交〕 宋·苏轼《次韵答孙侔》:“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死结生交〕 明·徐渭《狱中书扇寄葛景文》:“赏音博物推华焕,死结生交有范张。”

〔素车〕 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素车犹恸哭,宝剑欲高悬。”

〔素车白马〕 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素车白马难为继,斗酒只鸡徒自嗟。”

〔寻范式〕 明·徐渭《李子遂死予设位哭之》:“生刍解识徐家物,死梦应寻范式来。”

〔幽明永隔〕 宋·王安石《全椒张公有诗》:“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绝弦。”

〔元伯相葬〕唐·元稹《与乐天同葬杓直》:“元伯来相葬,山涛誓抚孤。”

〔张范通灵〕 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虽乏张范通灵之感,庶同嵇向笃徒之哀。”


【词语范张鸡黍】  成语:范张鸡黍汉语词典:范张鸡黍

猜你喜欢

  • 谋野

    源见“适野谋”。指策划于野外。明陈子龙《杂诗》之三:“谋野愧良筹,循荒适孤尚。”清曾国藩《李勇毅公神道碑》:“与胡文忠公并辔谋野,周览形势。”【词语谋野】   汉语大词典:谋野

  • 豆萁相煮

    同“豆萁相煎”。汪洋《伤瓶》诗:“豆萁相煮卿何罪,桃叶同归我未能。”

  • 赋归去来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辞序》:“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晋诗人陶潜仅任彭泽令

  • 韩康避名

    源见“韩康卖药”。谓不求见知于世。清姜宸英《哭魏叔子》诗之二:“更无安道能求死,只有韩康解避名。”

  • 恋空桑

    同“恋三宿”。清袁枚《例有所避将迁滁州留别随园》诗之一:“颇似神仙逢小劫,敢同佛子恋空桑?”【词语恋空桑】   汉语大词典:恋空桑

  • 清涟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后以“清涟”形容清澈而有微波的水面。南朝 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词语清涟】   汉语大词典:清涟

  • 小人儒

    《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子夏(卜商字),要做一个重道义的君子儒,不要做追求私利的小人儒。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

  • 牵狗都门

    源见“叹黄犬”。谓过着闲居的自由生活。清黄遵宪《西乡星歌》:“归来落拓不得志,牵狗都门日游戏。”

  • 落乌纱

    同“落帽”。宋陈师道《九日寄秦观》诗:“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 风月主人

    《五代蜀史》:“彬(欧阳彬)大喜曰:‘青山绿水为二千石(旧时太守之俸为二千石,故亦以称太守),作诗饮酒为风月主人岂诚不善乎!’”任渊注引苏轼帖云:“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因以“风月主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