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萧次君去官频

萧次君去官频

汉书.萧望之传》附《萧育传》:“育字次君,少以父任为太子庶了。……拜为司隶校尉。……后坐失大将军指免官。……以鄠名贼梁子政阻山为害,久不伏辜,育为右扶风数月,尽诛子政等。坐与定陵侯谆于长厚善免官。……育为人严猛尚威,居官数免,稀迁。”

西汉萧育,为人严猛尚威,有政绩,可是他多次被免去官职,很少升迁。后遂用为仕途坎坷之典。

唐.杜牧《自贻》诗:“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


猜你喜欢

  • 鵷动鹭飞

    源见“鹭序鵷行”。比喻朝官上朝。唐李庾《两都赋.西都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载言载笔,出纳谟诰;鵷动鹭飞,振玉锵金。”

  • 泣素丝

    同“悲丝染”。唐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诒》诗:“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 张公龙剑

    同“张华之剑”。元吴莱《观隋王度古镜记后题》诗:“杨氏雀环在,张公龙剑并。”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鸣:鸟叫。 不鸣便罢,一鸣就使人惊动。 后用以比喻平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一下子能作出惊人的事情。语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 鹖冠子

    鹖(hé何):鸟名,即鹖鸡,羽毛黄黑色。鹖冠:插有鹖鸡羽毛的帽子。鹖冠子:春秋时楚国人,当齐威王、魏惠王之时。隐居深山,以鹖羽为冠,因而得名。后因作咏隐士的典故。【出典】:《汉书》卷30《艺文志·道家

  • 相如拥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还报天子,天子

  • 扶轮出险

    源见“灵辄扶轮”。指报恩救人。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扶轮出险怀灵辄,代命甘心切赵坚。”

  • 暮虢朝虞

    《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公元前六五五年冬十二月一日,晋军一战而灭亡了虢国,虢公丑亡命逃到周的都城。当晋军凯旋回国时,就顺路驻扎在

  • 桑间三宿

    源见“三宿恋”。喻指短暂的居留。宋范成大《入崇宁界》诗:“桑间三宿尚回头,何况三年濯锦游。”

  • 新丰酒徒

    《旧唐书.马周传》:“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唐马周在新丰旅店中虽受到店主的冷遇,但他胸襟开阔,毫不在意,独自饮酒一斗八升,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