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董狐直笔

董狐直笔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即赵盾)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不隐,指直书不讳)。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春秋时,晋灵公要杀赵盾,赵盾被武士倒戈相救,当他未逃出晋国国境时,便听说他的族侄赵穿于桃园杀死晋灵公,另立晋成公为君。赵盾身为大夫,回朝后没有惩治赵穿。晋国史官董狐认为弑君的责任在赵盾身上,因直书“赵盾弑其君”。孔子称赞董狐这样写是“良史”的品格和笔法。后因以“董狐笔”用为敢于坚持求实精神刚正不阿的良史的典故。

宋.文天祥《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偏正 比喻言论公正。晋灵公暴虐,赵盾谏阻获罪亡命,未出国境,灵公被赵盾子所弑,太史董狐在史书:“赵盾弑其君。”宋·黄庭坚《王彦祖惠其祖黄州制草书其后》:“脱略看时辈,诸君等发蒙。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多用于言论方面。


【词语董狐直笔】  成语:董狐直笔汉语词典:董狐直笔

猜你喜欢

  • 燎若观火

    同“明若观火”。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述补 燎,同“憭”,明白之意。比喻对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

  • 银瓶已断丝绳汲

    源见“瓶沉簪折”。喻情人分离。宋谢逸《醉落魄》词:“银瓶已断丝绳汲。莫话前欢,忍对屏山泣。”

  • 不鼓不成列

    不鼓:不击鼓进攻。不成列:没有列成阵势。 不向尚未摆好阵势的敌人发动攻击。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 汗牛充栋

    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马牛累出汗来。后以“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诗:“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

  • 广柳车

    古代载运棺柩的大车。柳是棺车的装饰。《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乃髡钳季布,衣褐布,置广柳车中。”髡( ㄎㄨㄣ kūn 坤)钳:古代刑罚名。剃去头发叫髡,用铁圈束颈叫钳。【词语广柳车】   汉语大词

  • 闻喜宴

    唐宋时赐宴新进士及诸科及第者,叫“闻喜宴”。《宋史.选举志一》:“闻喜宴分为两日:宴进士,请丞郎大两省;宴诸科,请省郎小两省。”【词语闻喜宴】   汉语大词典:闻喜宴

  • 槐花

    源见“槐花黄,举子忙”。指举子应试之事。明单本《蕉帕记.备聘》:“笑他一似半夜里梦见槐花也,早起就要寻思黄袄穿!”【词语槐花】   汉语大词典:槐花

  • 鼓吹

    源见“两部鼓吹”。比喻蛙鸣声。唐杨收《咏蛙》:“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词语鼓吹】   汉语大词典:鼓吹

  • 潘郎

    源见“潘安貌”。代指情郎。前蜀韦庄《江城子》词之一:“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宋周邦彦《玲珑四犯》词:“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初艳。”【词语潘郎】   汉语大词典:潘郎

  • 万顷陂

    参见:千顷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