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蒸沙成饭

蒸沙成饭

《楞严经》卷六之四:“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

禅定,僧人坐禅时,心专注于一境,冥想妙理,摒除一切杂念。欲修禅,却不断绝惑乱之思,则恰如蒸沙欲成饭,是不会得到成功的结果。后用以比喻立本不正,事必无成。

明.赵弼《觉寿居士传》:“口中喃喃,心中忽忽,以此为修,欲求成道,何易蒸沙成饭,煮泥作羹,毕竟难得。”


兼语 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语本《楞严经》卷6:“如蒸沙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康有为《大同书》甲部5章:“且愚则必顽,以此而欲致太平大同,是犹蒸沙而欲成饭也,必不可得矣。”△贬义。多用于描写措施与愿望相反,使事情不能成功方面。


【词语蒸沙成饭】  成语:蒸沙成饭汉语词典:蒸沙成饭

猜你喜欢

  • 过颐豕视

    过:大。颐:下巴。指人的相貌不好,下巴过大,耳后见腮,看人若豕之偷视。据说是不仁者的相。《战国策.齐策上》:“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若是者倍反,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

  • 劝尔一杯

    同“杯酒劝长星”。宋方岳《哨遍.问月》:“月亦老乎,劝尔一杯,听说平生事。”

  • 相如璧

    源见“完璧归赵”。比喻十分珍贵之物。元王逢《秋感六首》之三:“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

  • 楚歌不竞

    源见“南风不竞”。谓南音衰微,气势不振。清杜文澜《忆旧游.与蒋鹿潭话黄鹤旧游》词:“自战鼓西来,楚歌不竞,望断空楼。”

  • 分茅锡土

    同“分茅列土”。清李渔《玉搔头.飞舸》:“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见“分茅赐土”。宋·杨亿《旧将》:“~传家牒,钟鼎还须为勒铭。”【词语分茅锡土】  成语:分茅锡土汉语大词

  • 龙剑破匣

    源见“丰城剑气”。形容华美之光灿人眼目。唐柳宗元《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诗:“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日月。”

  • 太公齿堕

    《荀子.君道》:“文王……倜然乃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则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齳然而齿堕矣。”周文王请姜子牙出仕,当时姜太公已过古稀之年,牙齿都掉了。唐.韩愈《赠刘师服》诗:“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

  • 衽席无辨

    同“衽席无辩”。清薛福成《书〈汉书.外戚传〉后九》:“汉自高祖帷薄不修,文帝衽席无辨,而宫闱之政不肃。”【词语衽席无辨】   汉语大词典:衽席无辨

  • 晓行夜住,渴饮饥餐

    见〔饮餐渴饮,夜住晓行〕。

  • 捧心

    源见“东施效颦”。谓妄加模仿。明归有光《〈五岳山人前集〉序》:“余不能如玉叔也,况《史记》耶?夫苟能如玉叔,则亦里之捧心者也。”【词语捧心】   汉语大词典: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