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薪尽火传

薪尽火传

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指,脂。古代无蜡烛,用脂肪裹薪点燃照明,叫烛薪。全句意思为烛薪烧尽,火种却一直留传下去。这一典故原是庄子所谓的形骸有尽但精神不灭的观点。后因以“薪尽火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的典故。

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风流云散,贤豪才色总成空;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也泛指传延不绝。清.梁启超《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而其传染性乃益以蔓延猖獗,薪尽火传,绵绵无绝。


并列 柴虽烧完,火种仍然留传。原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语本《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儒林外史》54回:“~,工匠市廛都有韵。”△后常用于比喻学问、技艺、教化等代代相传不绝。


【典源】《庄子·养生主》:“指 (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今译】 薪烛的燃烧是有穷尽的,但火却可以由后边的薪烛接续下去,没有尽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事业、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典形】 传火、传薪、如薪传火、薪传、薪尽火传。

【示例】

〔传火〕 南朝梁·江淹 《孙廷尉杂述》:“交臂久变化,传火乃薪草。”

〔传薪〕 唐·李子卿《水萤赋》:“览于心乃止水之常净,烛于物靡传薪之无绝。”

〔如薪传火〕 唐·李白 《鲁郡叶和尚赞》:“如薪传火,朗彻生死; 如云开天,廓然万里。”

〔薪传〕 清·唐孙华《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练川文笔旧称雄,太仆薪传应未烬。”

〔薪尽火传〕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卷五十四:“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


【词语薪尽火传】  成语:薪尽火传汉语词典:薪尽火传

猜你喜欢

  • 澹泊明志

    《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三国 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范丹乏米

    同“范丹贫”。《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孔圣绝粮宁敢愠,范丹乏米岂辞饥?”

  • 沅芷湘兰

    同“沅芷澧兰”。清方文《酬邹师可见投之作》诗:“沅芷湘兰昔所闻,十年今始觏群芳。”见“沅芷澧兰”。清·方文《酬邹师可见投之作》:“~昔所闻,十年今始觏群芬。”【词语沅芷湘兰】  成语:沅芷湘兰汉语大词

  • 千日酿

    同“千日酒”。明高启《吴中亲友远寄新酒》诗之一:“上国岂无千日酿,独怜此是故乡春。”【词语千日酿】   汉语大词典:千日酿

  • 死负父尸

    源见“孝女寻尸”。歌颂孝女。《金云翘传》一回:“死负父尸兮,生代父死。”

  • 笄字

    笄( ㄐㄧ jī 几):本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笄字”是指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也就是到了成年可以出嫁的时期。《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曲礼上》

  • 独醒

    同“独醒人”。唐杜甫《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宋蒋捷《女冠子.竟渡》词:“湘 漓云外,独醒何在?翠药红蘅,芳菲如故。”【词语独醒】   汉语大词典:独醒

  • 一斑半点

    同“豹一斑”。《朱子语类》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点,见得些子,所以不到极处也。”并列 小小的一部分。《朱子语类》卷67:“今人只是知得~,见得些子,所以不到极处也。”△多用于分量很小方面。【词语

  • 研京练都

    谓长篇鸿文构思写作之艰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京:指张衡的《二京赋》。都:指左思的《三都赋》。并列 京,指张衡的《西京赋》、

  • 五羖

    《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万章所言,是百里奚自卖其身,得五羊皮,到秦替人喂牛,想要求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