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蛮语参军

蛮语参军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后因以“蛮语参军”为咏参军的典故。唐杜甫《秋野》诗之五:“儿童解蛮语,不必作参军。”柳亚子《再题兰皋所编陆集》诗之四:“霸才无主最堪伤,蛮语参军未许狂。”


猜你喜欢

  • 茂陵遗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注:汉武帝刘徹)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汉谏议大夫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

  • 斩蛟

    《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

  • 运筹千里

    同“运筹决胜”。《旧唐书.李密传》:“上柱国、总管、齐国公孟让……大将军、左长史邴元真等,并运筹千里,勇冠三军。”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旧唐书·李密传》:“上柱国、总管、齐国公孟让……大

  • 恤纬

    源见“嫠不恤纬”。谓忧国忘家。宋陆游《读史》诗:“恤纬不遑寡妇叹,美芹欲献野人心。”【词语恤纬】   汉语大词典:恤纬

  • 披裘公

    参见:披裘负薪

  • 靡然向风

    同“靡然顺风”。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乃正六乐,治五礼……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其他 靡然,倒下的样子。向风,闻风仰慕。形容群起效法,成为风气。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或徒

  • 挝妇翁

    《东观汉纪》十八“第五伦传”:“尝见上,曰:‘闻卿为吏,挝妻父,不过从兄饭,宁有之邪?’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此事又见《后汉书.第五伦传》。这个故事与“曾参杀人”(见“投杼”)意义相近。后因以

  •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后汉书.文苑列传》:“黄香字文疆,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遂博学经典,究精

  • 系匏

    源见“匏瓜”。比喻隐居未仕或弃置闲散。唐孙逖《和左卫武仓曹卫中对雨创韵赠右卫李骑曹》:“道合宜连茹,时清岂系匏?”唐韩偓《有感》诗:“坚辞羽葆与吹铙,翻向天涯困系匏。”【词语系匏】   汉语大词典:系

  • 锦囊诗

    同“锦囊诗句”。宋辛弃疾《生查子.山行寄杨民瞻》词:“收拾锦囊诗,要寄扬雄宅。”【词语锦囊诗】   汉语大词典:锦囊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