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蜀犬吠日

蜀犬吠日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 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常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清薛雪《一瓢诗话》:“姚辱庵批李奉礼矮人观场,刘会孟訾杜工部 蜀犬吠日。”


主谓 蜀,四川西部。吠,狗叫。比喻少见而以为怪。语本唐·韩愈《与韦中立论师道书》:“蜀中山高雾重,见日时少;每至日出,则群犬疑而吠之也。”李劼人《天魔舞》24章:“古人说~,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上的狗,一看见太阳,便奇怪的吠起来。”△贬义。多用于讽刺见识浅陋。 →少见多怪 孤陋寡闻 ↔见多识广


【典源】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译】 柳宗元曾在信中讲: 屈原《九章·怀沙》 道:“一地的狗相随而叫,是吠叫它们觉得怪异的。”我曾听说川蜀阴雨连绵,很少见到太阳。太阳一出来,狗就狂吠,我认为言过其实了。六七年前,我到南方,元和二年冬天,大雪覆盖了南地的几个州。这几州的狗见到大雪,狂吠乱跑,一连几天,直到雪停方止。我才相信从前听说的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少见多怪。

【典形】 南犬吠雪、惊日雪、惊蜀犬、犬吠千家白、蜀南吠犬、蜀犬惊日。

【示例】

〔南犬吠雪〕 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惊日雪〕 清·归庄《万年少尝作狗诗骂世戏和之》:“有时惊日雪,还听吠形声。”

〔惊蜀犬〕 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烈日已应惊蜀犬,炎云惟是喘吴牛。”

〔犬吠千家白〕 宋·辛弃疾《鹧鸪天》:“从教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

〔蜀南吠犬〕 清·蒲松龄《淫雨绵绵三日不止》:“一个黄昏终一日,无怪蜀南吠犬。”

〔蜀犬惊日〕 宋·王令《上聱隅先生》:“蜀犬争惊日,邹人不识麟。”


【词语蜀犬吠日】  成语:蜀犬吠日汉语词典:蜀犬吠日

猜你喜欢

  • 齐女

    同“齐蝉”。五代 刘兼《新蝉》诗:“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词语齐女】   汉语大词典:齐女

  • 子夏肥

    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胖)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消瘦

  • 曙后孤星

    同“曙后星孤”。《儿女英雄传》三九回:“十三妹者,盖曙后孤星,昔为吾师故孝廉子何子明若先生女孙。”见“曙后星孤”。《儿女英雄传》39回:“十三妹者,盖~。”【词语曙后孤星】  成语:曙后孤星汉语大词典

  • 菜园肠

    源见“羊踏菜园”。形容贫民只吃蔬菜的胃肠。清赵翼《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而记以诗》:“入我菜园肠,适遇其故族。”

  • 染鼋

    源见“染指”。喻指非分的奢望。唐黄滔《谢试官》:“非敢染鼋,所希留马,干渎清严,下情不任惶惕屏营之至。”【词语染鼋】   汉语大词典:染鼋

  • 鸣凤有岐

    同“鸣岐”。明李东阳《郊斋和张养正》诗:“鸣凤有岐还盛世,神龟出洛自何年?”

  • 富贵未知天

    《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曾引用过民间流传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话。后遂用为未知天命之典。唐.陈子昂《赠严仓曹乞推命录》诗:“栖遑长委命,富贵未知天。”

  • 无二价

    同“不二价”。唐高適《赠别褚山人》诗:“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词语无二价】   汉语大词典:无二价

  • 一箪食,一瓢饮

    箪( ㄉㄢ dān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 形容清苦的生活。语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元.关汉卿《蝴蝶梦》一折:“咱每日一

  • 长城坏

    同“长城自坏”。清赵怀玉《满江红.岳鄂王墓次韵》词:“伤北伐,仇难雪,归北寺,冤难灭。叹长城坏后,水残山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