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思想感情。 蕴藏在作者内心里的是情志,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诗篇。语出《文选.卜子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文心雕龙.明诗》:“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
比喻言论或行动不合时宜,不切实用,或比喻无用之物。汉代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祜之有乎?”或作“冬箑夏裘”
源见“维絷”。表示挽留人才。晋殷仲文《解尚书表》:“既惠之以首领,复引之以絷维。”【词语絷维】 汉语大词典:絷维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顾彦先(荣)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源见“孙康映雪”。谓勤学苦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词语照雪】 汉语大词典:照雪
精通法律,掌管刑狱的官吏。文法:指法律。《汉书.元帝纪》:“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词语文法吏】 汉语大词典:文法吏
同“新发于硎”。清顾炎武《元旦》诗:“驱除欲淬新硎剑,拜舞思弹旧赐冠。”【词语新硎】 汉语大词典:新硎
源见“索米长安”。指俸禄。宋王安石《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自索东方米,谁多季子金?”【词语东方米】 汉语大词典:东方米
源见“和光同尘”。喻世俗。《晋书.文苑传论》:“彦伯未能混迹光尘,而屈乎卑位,《释时》宏论,亦足见其志耳。”【词语光尘】 汉语大词典:光尘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京家。”(后王方平请麻姑至)“蔡京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许,……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古代传说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