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血气方刚

血气方刚

血气:指精力。 形容青壮年人精力正旺盛。语出《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汉.贾谊《治安策》:“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宋.刁衎《上真宗皇帝论进善去恶疏》:“无以血气方刚而惑于声色。”元.张国宝《罗李郎》二折:“似你这血气方刚怎便夭,倒叫我衰老子为儿穿孝!”《东周列国志》六〇回:“(公子杨干)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血气方刚,未经战阵。”贾平凹《一棵小桃树》:“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儿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儿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主谓 血气,精力。方,正。刚,刚强、旺盛。形容青年人精力旺盛。语出《论话·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叶志坚《杂色雨》:“刘仓仓三十四岁,正值~之年,是唯物论者,历来不信神佛仙道,星相占卜之类,对于星相家那类天方夜谭的预言,从来一笑远之。”△多含有气质尚不稳定,容易意气用事的意思。→炉火纯青 血性男儿 年轻气盛 年富力强 ↔未老先衰萎靡不振。也作“气血方刚”、“血气方盛”、“血气方壮”。


【词语血气方刚】  成语:血气方刚汉语词典:血气方刚

猜你喜欢

  • 雨华

    同“雨天花”。明高启《次韵灵隐复见心长老见寄兼简泐禅师》:“书到喜闻双径老,雨华新散满瑶京。”【词语雨华】   汉语大词典:雨华

  • 绝裾而去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温公(名峤,字太真)初受刘司空(琨)使劝进,母崔氏固驻之,峤绝裾而去。”又《晋书.温峤传》载:温峤受刘琨命,至江南,奉表劝司马睿即位。峤欲将命,母崔氏固止之。峤绝裾

  • 陶令田园计

    同“陶令归去来”。宋晁补之《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词:“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

  • 朝阳鸣凤

    源见“凤鸣朝阳”。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二十:“庚子八月,君果以身殉国耻。噫嘻!可不谓朝阳鸣凤耶!”并列 比喻德行高洁、正直敢谏之人。语本《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

  • 从灶上扫除

    在灶上扫除不洁之物。 比喻轻而易举。语出《史记.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裴駰集解:“徐广曰:骚音扫。”司马贞索隐:“言秦欲并

  • 七窍

    22 ① 指眼、耳、口、鼻七孔。窍:孔。《庄子.应帝王》:“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词语七窍】   汉语大词典:七窍

  • 蜡凤嬉

    《南史.王僧虔传》:“父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子。时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亦不重作。僧绰采蜡烛珠为凤凰。”蜡凤,蜡泪制的凤凰。后因以“蜡凤嬉”为少年嬉戏之典。宋辛弃疾《南乡子

  • 寒泉之思

    《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此是《凯风》之第三章。诗的大意是:哪里的泉水清且凉,寒泉就在浚城边。我母生有七个儿啊,娘的日子好辛酸。这首诗的主旨是:儿子感激母亲的辛

  • 幼妇词

    同“幼妇辞”。清 刘献庭《过猗兰楼》诗:“登楼不饮山东酒,下笔难成幼妇词。”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平生著述老经师,绝妙文章幼妇词。”【词语幼妇词】   汉语大词典:幼妇词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书面文字。也指书信。 文字所写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口里所说的,口里所说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心中所想的。 表示话虽写完说完而意犹未尽。常用于书信的结尾。语出《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