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富贵浮云”。唐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兄将富贵等浮云,弟切功名好权势。”
含垢:忍受垢耻。 意谓一国之君,为了顾全大局,有时也不免含垢忍辱。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杨伯峻注:“含垢,杜注云:‘忍垢耻’。《老子》云:‘受
源见“食玉炊桂”。指难得相见。清王光承《与吴六益书》:“夫魏勃……乃旦旦而扫其舍人之门,因鬼谒帝,宜乎灌将军以勃为妄人也。”
同“暮鼓晨钟”。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诗:“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见“晨钟暮鼓”。宋·苏轼《书双竹湛师房》:“~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词语暮鼓朝钟】 成语:暮鼓朝钟汉语大词典:暮鼓
源见“拔赵帜易汉帜”。借指克敌致胜。唐李商隐《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秦人屡出,自欲焚舟;楚卒数奔,谁教拔斾?”
《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孔颖达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睹见,以此临事,则惟烦乱不能治理。”后以“不学面墙”谓不学无知。清钱谦益《向言》之一:“〔汉成
楚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旧以“瑰意琦行”指卓异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并列 瑰、琦都比喻卓异、珍贵。形容卓异高贵的思想和行为。语出战国楚·宋玉《对
意谓柔情侠骨,既有情致,又有胆略。元代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并列 琴、剑,古时文人随身佩戴一琴一剑。琴象征文雅、风流,剑象征侠义、勇武。意谓侠骨柔情,刚柔兼备。语本元·吴莱《
源见“击缶歌乌乌”。指借歌解愁。清 丘逢甲《岁暮杂感》诗之八:“牢落高阳旧酒徒,缶声凄绝唱乌乌。”
见“三省吾身”。【词语吾日三省】 成语:吾日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