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杨朱泣歧路”。岐,通“歧”。唐李白《古风》之五九:“恻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路岐有南北,素丝易变移。”【词语泣路岐】 汉语大词典:泣路岐
《后汉书.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由是遂省焉。”后汉时,南海郡有献荔支之劣政。后遂用为刺献荔腐败政治之典。唐.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和齐宣王论道,问其他问题时宣王都很痛快地回答。可是孟子问到国内不治该怎么办,齐宣王无法回答,东拉西扯地扯到别
好多天心情不愉快,多用于离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数日恶。’”谢太傅:谢安。右军:王羲之。【词语数日恶】 汉语大词典:数日恶
源见“吴市吹箫”。形容流浪飘泊,生活困窘。明陈子龙《杨伯祥太史奉使册封蜀藩予遇之吴中作诗赠行兼述旧怀也》:“我已歌吴市,君方备汉员。”
古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后则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孔子说,如果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切实推行,那么世上君主就不应把君位传于自己的子孙,而应该选拔德高望重、才能杰出的人来担任。他们讲究信用,团结百姓
同“追风蹑景”。明梅鼎祚《玉合记.赠处》:“是好马,那竹批双耳,镜夹方瞳,灭没权奇,追风蹑影,小生虽乏鸿章,敢扬骏骑。”见“追风蹑景”。【词语追风蹑影】 成语:追风蹑影汉语大词典:追风蹑影
鹬(yù),一种水鸟。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比喻双方争战,两败俱伤,而使第三者坐享其成,因而得利。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对赵王说,我这次从燕国来,路过易水时,见到一个河蚌张开壳,在河滩上晒
《诗.唐风.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后因以“杕杜”喻骨肉情谊。南朝 梁江淹《王侍中怀德》诗:“既伤蔓草别,方知杕杜情。”《诗.小雅.杕杜序》:
清.钱谦益《初学记三.魏文帝典论》:“大驾都许(许昌),使光禄大夫刘松之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三国魏文帝时,光禄大夫刘